美文网首页
《阳货篇》11,12,13

《阳货篇》11,12,13

作者: 少年已不年少030 | 来源:发表于2021-01-24 10:17 被阅读0次

    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

    孔子说:“礼呀礼呀,仅仅说的是玉器和丝帛吗?乐呀乐呀,仅仅说的是钟鼓等乐器吗?”

    当礼与乐变成形式主义,就完成变了。其实孔子也是在感慨人们只在乎外在的东西,而丢失了内在。

    推荐书籍 《工作需要仪式感》。

    12,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译: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用小人作比喻,大概像个挖洞爬墙的盗贼吧。”

    色厉而内荏:正义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

    外在的凶狠往往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虚弱,他们心中并没有足以支撑他们的信仰,只能把自己的全部底气都建立在外在的强大上,是所谓“色厉内荏”。

    打个比方中纪委出的宣传片,那些打下来的老虎,坐在那里痛哭。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的是坏事,而且怕别人知道。心中很希望别人怕自己,其实自己更怕别人揭露他的行为。

    而当年的爱国青年敢挺身而出,大义凛然,这便是由于爱国青年们心中真的抱有正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的行为由正义驱使,心中自有坚定的力量不断生发、由内而外,支撑着他们在自己的路上昂首挺胸地走下去。

    13,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备注:“原”在此章中从古音,读[yuàn])。

    译:

    孔子说:“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

    乡原,德之贼也:做有原则的好人 。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待人和善但缺乏原则,似乎对谁都和和气气的,总是充当和事佬的角色,但真遇到矛盾争执时明哲保身谁也不得罪,这便是所谓“乡原”。

    这类人其实模糊了道德的边界,他们不介意超出底线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本人也没有道德操守,这其实很不可取。要脱离“乡原”的假好人符号,那么就要先有原则,再做有原则的好人。

    有一部电影叫《钢琴师》,里面的高潮部分就是一个靠捡垃圾为生的犹太人,碰到了一个德国军人。军人问他你是干什么的,他说他是钢琴师,所以让他弹一首听听,这个时候犹太人是随时都要失去生命的。给了一般想活命的人,肯定会谈一首贝多芬的曲子,因为贝多芬是德国人。而他弹了一首肖邦的《大波兰》,弹的是自己民族英雄的曲子。

    就这么一个大家眼中苟活于世的人,他并没有失去底线,哪怕要死都没有丢失。这就不是一个“乡原”。而那些丢失底线的人,他们会让道德受到更多伤害,因为他们混淆视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货篇》11,12,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xm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