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一个地方,显示距离地铁站不过步行十分钟。下车问路,听得人声:不知道,去问服务台。说得好像她自己在的那个位置不是服务台。
我分析了一下,发现她让我问的是对面服务台,果然对面还有人。
去问,回答:服务台在那里。言下之意,她在安检门口,不负责指路。
好在服务台的那个姑娘是热情的,但是她不知道地方,于是笑着甜甜说:要不你再去问问安检。
出了地铁站,看到下边有管理交通费协警,,去问,手向对面指指:那边。
我看看一条宽宽马路,问是不是下一个路口。回答:不是,是对面。
对面,是几个意思?是到对面才能看见,还是过去下一条马路是,还是这个路是丁字路口,需要到对面才能过去。再问,就觉得他在应付一个白痴。
到了办事处,先是因为缺少一点东东,不能办,也并不告诉你如果这样不可以还可以怎样,比机器还机械的声音:我没有办法给你办,你这样,我们不能办。
我需要自己思考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换了一种,我自己多付钱的那种,然后人的声音里终于不那么机械了。
我一直都觉得人比机器好些,人要温暖一些,跟人打交道早比跟机器打交道有人情味一些。
我这个观点一直持续到我目前的有生之年,但是到昨天为止,结束了。
昨天的遭遇,其实只是普通,我也并没有吃闭门羹,也并没有被人白眼或者虐待什么的,可是已经足以让我怀念机器。
原来,机器替代人工是先进的。
我想念我的语音导航,我不应该以为近就问人,我应该来语音导航的。
我的手机语音一定知道在哪里,它比人信息量丰富太多,它不会告诉我不知道。
它会给我指示一直走,左拐,不管我问多少遍,它都不会觉得我领悟力太差,它不会觉得我像白痴。
至于补办一张卡之类的事情,机器就更有优势,如果我输入的信息不对,它自然也不能帮我办理,但是它会说:对不起。不会像人皱着眉头,以为我给她带来天大的麻烦,给她出了天大的问题。
如果再悄悄高级一点儿,说不定它还能有几个备选方案给我选择。
相对于人工,多么渊博,多么高效,多么贴心,多么有序,多么礼貌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语音没有感情?是的,但人就有吗?多少人说话比机器的感情抽离得还彻底,而且从来听不到半个礼貌用语。
人工智能没有喜怒哀乐,是的,但它也不会嘲笑你。
人工智能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不管是高富帅白富美来办事,还是油腻中年大叔,不管是衣着光鲜的精英还是满身灰尘的农民工,它给予了相同的服务,同等质量,同样的语气,一视同仁到让人感动。
很多人的工作被机器取代,也许并不仅仅是枯燥乏味,单纯机械的重复,而是,人真的还不如一架机器的温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