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篇说狗之狂吠扑咬是投主人所好而已,是主人养狗初衷是为洒扫应对、看家护院,至于欣赏别人的狼狈是捎带的福利。狗认衣冠楚楚之人,有主人同等的眼力见。
雅舍无围墙,而盗风炽,于是添置了一只狗。一日邮差贸贸然来,狗大咆哮,邮差且战且走,蹒跚而逸,主人拊掌大笑。我顿有所悟。别人的狼狈永远是一件可笑的事,被狗所困的人是和踏在香蕉皮上面跌交的人同样的可笑。养狗的目的就要他咬人,至少作吃人状。
作者笔下的狗,无论是城市里的“洒扫应对”自如的狗,或乡下看家护院的狗,都是昼伏夜出的打工狗。吃了人的嘴短,主人喜欢看“别人的狼狈”,狗当然克尽厥职。
当下住户上楼,群楼森然成林,人口密集,可有许多孤独心几能填满方圆九洲。独生子女仍独自一人,父母会带只狗回家;孩子离家求学前,会带只狗回家;同事岳丈仙逝,也给岳母带只狗回家……试看狗职业生涯也变了,成为袪独疗愈师?
藉此声势浩大的犬军,登堂入室,父母兄弟姐妹相称,其乐融融,就差被写进家谱了。看报道说有个私生子自幼四处流浪,无家可归,有父有母却无家。恍悟,原来投胎还是门艺术呢。
六道轮回之畜生道,虽恶道又奈何,不比世间许多来自善道的强吗?投胎前一定慎重啊。
虽职业有变,可狗看洒扫应对、家护院的天性尚存,仍会狂吠扑咬以示邀功,或熊孩子式的撒娇,狗主的玻璃心即刻被萌化。
至于别人的狼狈仍是件可笑事,面子上还得无可奈何地谆谆教诲,“乖儿子,快回来,那可是你姐姐!”这还是好的情形,遇到口角利索的,“你一大活人和只狗计较什么?”
郑重其事再次告戒,投胎前一定慎重考虑啊。
不说狗罢,总之个人管好个人的人事家事,当然包括狗事,朗朗乾坤,毕竟还是风景这边独好。
全文流畅自如,诙谐幽默,也颇意味深长。想到电视剧《悬崖》中,鲁明发现中共潜伏者周乙破绽,向高彬汇报时说的,“这个人不对头,他不管什么事情,总是要把自己隐藏起来,而且隐藏得很深……”
比如文中说的“君子有三畏,狾犬其一也。”有些疑惑?君子能如此怕狗?
查阅了一下,源于《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敬畏自然规律,敬畏德高望重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之言。后两个敬畏,是当朝权势,道德教化力量?
如此似乎明白,缘何把狗列为“君子三畏”之一;狗,缘何独独把仰慕给了衣冠楚楚者;如此隐晦表述,能集宠狗恶狗者之齐敬仰,能兼顾到所有人好恶,用心良苦。如此纯熙上面文字就有了中招之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