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突发奇想,写了一些断行的短句子。他们说那叫诗,字不成句的,句不成段的都叫诗。
我喜欢读诗,但是我写的那并不叫诗。那真的只是一些断句,把一段话断开了。突然觉得那样写也挺有意思,因为那样既用不着打卡,也不用去为了完成某项任务,甚至都不用考虑到它到底有多少字,100字不到也行。因为已经发了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以既完成了任务,也获得了自由。
这个自由就是吾心放飞的自由,想写什么写什么,想写多长写多长。写不写完全在于我,读不读在于你。如果你没赞了就别赞,我不介意的。写短文章就是为了看,不是为了赞。写长文章就是为了赞,不是为了看,太长,看起来太废眼睛。
很多的文字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因为对同一句话,同一篇文章的主题,同一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100个人看了都有1000种不同的想法。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的评论家,各种的疯狂解读。往往作者只想表达一个意思,结果被解读成100个意思不止。
可能中文就是这样,一句话里隐含了很多的不同的意思。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都加入了自己的主观观念,个体情感,甚至是时代背景以及对写作者的同理心。经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分析,不同的研究,所以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对诗歌的解读尤其如此。寥寥几句话或者是几个字,就能解读成一个奇特的故事,一段优美的散文,一个非常符合逻辑的推理以及一篇纪实小说,甚至是一部电影或者是一个剧本。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有时候我们陷在文字里面出不来,或者是误入文字的沼泽难以自拔。我们往往找不到一个最精准的字来表达我们心底那些最微妙的感情。所以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思想也不完全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那可能是一种近乎于我们想要表达的,但不那么完全就是。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读不懂我们自己,而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但文字枯竭于思想时,就像冬天没有雪花,春天没有鲜花,那就只能眼巴巴的渴求,渴求用文字以外的方式去支撑我们的内心世界。比如视频,比如语言,他们往往相信方式比相信文字都多。
尤其是诗,那些很短的句子,一两个字的意义,串联在一起。再放入一个虚无缥缈的场景里,其实那几个字只起到了关键词的搭建和引导作用,只是把故事的主线,场子的氛围感营造了出来。
其余所有的故事都需要阅读者自己去虚构,这种虚构,首先想到的是自身的一个经历和感受,然后再放到那几个字或者是几行诗里面去,最后就笃定的认为,他们就一定是代表着自己想象的那个意义。
聪明的作者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字一个词,不说的那么透彻,让读者自己去领会,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服自己,自己去靠自己的能力把故事完整起来。
所以往往很多写作者其实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说了几个关键词,几个关键的场景。但是看文字的人往往想什么的都有。不管想到什么都是没有问题的,本来那就是一个开放性的架构,往里面填写任何东西都是合情合理的。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阅历不同,高度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所以那些故事的发展,故事的桥段,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都存在着千差万别。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这就是文学的意境。这也是文字具有最大欺骗性的一面。
有时候就在想,那些打电话的骗子,通过各种手段来骗取人们的信任。他们在打电话之前是不是都经过严密的培训,是不是都写有很好的文本,那个文本的逻辑应该是严谨而没有一点漏洞,否则那些话说出来听起来也不是那么可信。
所以那些文字就具有较强的欺骗性,打电话念给你听的时候,听起来都是那么真实,不具有丝毫的怀疑。但其实恰恰那些文字,那些语言,都指向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骗钱。
很多的合同当中,律师一遍又一遍审过的那些内容,如果你仔细去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就会发现,越是顶级的律师,在文字处理方面,越是有藏匿的欺骗性。同一个法律条款,一个字的变化就会决定着合同的走向。所以审合同,其实是一份特别严谨的工作。必须具有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对文字的专业敏感度。
文字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并不是说文字本身表达的具有欺骗意义。而是在于读者的各种解读,当然这种不同的解读也来源于文字表达意思的逻辑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伯乐,也有千里马。
伯乐往往能一眼看穿千里马文字的用意,甚至有时候千里马用那些字那些句那些词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过要表达那一层深刻的含义,但是伯乐经过挖掘,经过升华,经过精细化的处理,重新赋予了千里马那些文字的未知内涵。
文字的这些欺骗性还导致人们往往不仅只看文字,还注重人们的言行,察言观色,关注过程以至于注重看一件事的最终结果。
有些人一下笔文字就充满了忧伤,但一离开文字,就又活了过来。这并不代表这个人就很颓废,那只是在通过文字表达的时候,笔尖流淌的是悲情,但这些人也可能心里充满了力量,悲伤也是一种力量。
而有些人的文字充满了无限的能量,很正的那种。读起来热血澎拜,激情荡漾。但写文者未必就是能量用不完的那种,也有可能一边写一边堕落,一边吟唱一边哀嚎。谁知道呢,那纷繁复杂的人心呐,最难以琢磨。
但就算文字具有欺骗性,依然掩盖不了阅读的快感。莫非文字的最大魅力就来源于它正大光明但并不哗众取宠的欺骗性。这种欺骗性是公平的,骗你,骗我,骗她,也骗了大家。这种欺骗叫自由联想,共同想象,是人类之所以存在的基本前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