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慨:
猫叔的十堂人生创业课,昨晚进行了第一堂。在分享一开始,奕晴便一针见血地指出:普通人与牛人的区别在于是否做到。
是的,我做到了,2018年的成就复盘,拉拉扯扯写了二三十条。
但是,我似乎又没做到,个人成长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工作上也不是特别出彩。别人夸我,我心中发虚。
为什么呢?我究竟做到了什么?!原来,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在低水平的勤奋,我陶醉于自己的虚拟勤奋中不能自拔。
但参加极致践行者大会回来,我明白了我没做到的原因:想做的事太多,却最终什么也没有做到。
我在纠结很久究竟是做运营还是做内容后,我坚定了走内容生产者的方向。把与写作无关的课剔除后,我保留了其他的。在我面对写作这个大方向又很迷茫的时候,猫叔的分享犹如指路明灯,一下子拨开了我眼前的迷雾。
二、分享:猫叔三问:
1、你到底擅长什么?
在剽悍江湖一年多时间,我在剽悍江湖做得最多的是点评官:晨读、写作营。从目前的状态来看,我在这方面可能比较擅长。我对文字比较敏感,对错别字、语法错误和标点错误有种不能忍受的感觉。被我点评的老铁对我的点评还是比较认可的。猫叔在分享中提到的写作点评师真的是让我醍醐灌顶,我可以往这方面考虑。
2、这个方向是不是能满足某些人的刚需?
我想应该是满足的,因为跟着大咖学写作的人很多,但大咖没有时间一一点评文章。而学写作的人最想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需要提高,哪方面还不错需要保持。这个方向还是挺不错的。
3、这个方向是不是足够细分?
写作点评师,还不够细分。写作,写什么呢?写小说,写剧本,写散文,都是写作,那我应该在写作前面再加个定语:新媒体写作点评师,把范围限定在新媒体这个框架内。
三、作业:我的行动计划
猫叔三问,明确了方向。他分享了自己如何打造”社群运营专家“和”个人品牌战略顾问“标签的,这三点分别是:做出成绩、研究得多、别人需要。这正好也是我要达成目标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打造自己点评专家的身份标签,对点评这件事研究得多。第三点不是我可控但又实际存在的,这就不说了。
在打造身份标签和下功夫研究方面,我想我应该这样做:
1、约见行家。在行新媒体写作或者职业生涯规划行家,了解新媒体写作行业,以及这个领域需要具备的技能。我对弗兰克老师比较熟悉和认可,他又在四川呆过,可以考虑约见他。
2、拆分技能,刻意练习。目前就我能想到技能包括:学习写作理论和文学评论知识;提升写作底层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持续阅读输入输出(每日输出读书笔记),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点评水平、文字功底、见识。
3、标签打造。首先,在读书营十天内,对每位老铁的文章进行点评(本来想加入点评组,无奈来晚),在终极主题营树立点评专业的标签;其次,在新加入的写作社群,每天为写稿出来的小伙伴走心点评,在写作社群打造会点评的标签;再次,在简书平台为首页文章点评,每天不少于20篇,终极主题营后每天不少于50篇。
4、后勤保障。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要有一桶水。持续提升自己,是必不可少的。要学要做的那么多,如何才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呢?
首先,早起是必不可少的。每天4点半起床,能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这两个半小时得充分利用。在主题营期间,每天睡前听完分享,看老铁们提供的文字实录,睡前构思,早起花一小时打卡;半小时日更,半小时写各种晨间日记。这样还有半小时机动,以防孩子醒来。这半个小时,可以读一篇史记。
午休时间:半小时吃饭,听书;一小时学英语(新课文要花一小时,复习旧课用不了),半小时睡觉,半小时点评他人;
其他可采取的手段:接送孩子的路上听书;睡前记每日学习笔记;开会时构思文章,复习新知;上班不忙时点评,学英语,腾出时间点评;下班回家孩子看电视,自己点评(只需辛苦十天就能打造出一个标签,何乐而不为?)
以上,就是我的践行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