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中四十而不惑是说人到四十岁,已经形成完整的个人见解,懂得很多道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办事不再犹豫,行为果断。施耐庵在《水浒传序》中写道,人生三十没娶,不应再娶,四十未仕,不应再仕。字面上在谈娶与仕的问题,其实在说舍与弃的问题,四十岁,到了敢于舍弃的年龄,舍弃那些所谓的理想与浮名,人生之路会更宽阔;舍弃那些撞击心灵带来烦恼的情感,前行的脚步会更坦然;舍弃餐桌上的大鱼大肉觥筹交错,你的肠胃会更健康。四十岁,对于无需解惑还是无惑可解,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从容,淡定,自然的人生态度。时光不老,岁月沉香,轻轻地翻过字典中的如果两字,收拾行囊,整理心情,在午后向黄昏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