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火了,这对于中国科幻界来说,绝对是历史级别的一步。就像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时说的话“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是人类的一大步。”
刘慈欣,在中国科幻迷来说,绝对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大家更喜欢称呼他为“大刘”。就连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刘慈欣的书迷,刘慈欣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界抬到了世界水准。之前刘慈欣的《三体》被认为是绝对不可能被翻拍的名著,这次《流浪地球》的成功开了一个好头,不是说我们立刻就能拍出《三体》,但是最起码我们有了希望,不会是所有人都说中国想拍一部好科幻片绝不可能,不是吗?
作为电影的监制和原作者,刘慈欣接受了央视记者独家专访,就电影中部分网友关心的话题作了回应。
第一个问题,记者问大刘,看电影时看哭了吗?大刘的回答很有理工男范,说自己看电影并不是从一个普通的影迷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作为电影的制作者之一,他会更多地考虑怎么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看到感人的情节,就会超乎电影,想着怎么样表现才能让更多的观众身临其境。
第二个问题,记者问电影中的现象是否会发生。大刘表示,在可观测的未来这种现象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太阳处于一个恒星的主星序之中,在这个位置上,就算变化,也是相当遥远的未来。
第三个问题,记者问大刘,有一些电影中的情节观众无法接受,甚至于很不严谨,您是怎么看待的?大刘坦言,电影里的确是有很多情节不是太严格,甚至就是BUG。但是要知道这其中也有很多原因,比如受到拍摄技术的限制,比如故事情节的需要。最让大家质疑的一个情节就是打破摄像头就让人工智能停止了。确实,这不太可能。
毁掉人工智能不是不可能,像《2001太空漫游》就给出了自己的办法,就是航天员进到电脑的主板上,将储存芯片一块一块地拔下来就毁掉了。但是这样做的话电影的时间就会过长,观众的观看体验又无法保证。只能在遵守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尽量兼顾电影可观性。
其实,有电影影评说得好,《流浪地球》与世界上顶尖电影还是有差距的,我们要正视这个差距。但是这部电影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科幻电影的奋起直追。科幻电影不同于其他的任何一种电影,科幻电影立足于科幻文学。而科幻文学又是十分严谨的,它不可能在一个落后贫穷,发展缓慢的地方出现。正是因为我国处在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上,《流浪地球》才能出现。因此,我们应该给《流浪地球》等科幻电影一些时间,一些宽容,让它们更加茁壮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