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些年以来,我曾有过无数的计划,有过无数的憧憬,但是基本都是无疾而终。谁都知道,如果不采取行动,再美好的计划,再美好的憧憬,那也只是计划,那也只是憧憬。任何计划和憧憬,都不会直接变成现实。
我曾经想过要进行写作,也一度写过一点文章,但很快就停止了。没有开始行动的时候,总以为写作是件并不太难的事情。看着网上那些爆款文章,也会觉得不过如此嘛,好像我也能写。但是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你写的文章,到底是要给谁看?亦或只是胡写瞎写。你写的文章,结构应该是怎么样的?应该分成几个段落?段落应该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要不要分成几个小标题?语言应该是正式一点还是活泼一点?写文的主题应该聚焦于哪些方面?应该多写点议论文还是散文,或者是编个故事?句子是要长一点还是短一点?……好像只要开始写了,头就大了。任何一个小细节,任何一个小问题,都需要进行思考,都需要进行练习。
每次写完一篇文章,自己读上两遍,似乎都不满意。好像自己想说的都没说清楚,自己没有想说的东西,又拉拉杂杂说了一通。文字好像没有什么生气,干瘪异常。把这样的文章发出去,基本就像石沉大海,没有回音。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自信心就没了。想想还是算了吧,不如先做点轻松的事情。
我发现,懒惰有时候就是人的借口。有人说,如果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仍然没有成功,那也会问心无愧。其实,从心理上讲,不是那么回事。一个人如果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没有做成功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对于自信心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甚至可能会一蹶不振。人生在世最怕什么,是无能为力的感觉。无能为力的感觉是人竭力想要避免的。为了避免这种感觉,有时候干脆就不去做某事。其潜台词是,其实我还是可以做好的,只是因为懒而没有去做而已。
如果有舒服和不舒服两条路摆在人的面前,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舒服那条路。这是一种人性。但是还存在另外一种人性,那就是要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于是就会看到,偏偏有些人,就是要选择那条不舒服的路,那条艰辛的路。最后,反而可能走出全新的大道。
因此,如果想要做点事情,那就要破除迷信。破除什么迷信呢?那就是懒惰的迷信。不少人认为自己的懒惰是无可救药的,慢慢还对这种懒惰开始心安理得了。我们要破除迷信,相信我们并非天生懒惰。
虽然在很多方面,我都算是比较懒惰,没有韧性,没有坚持。但是也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如此。几年前我开始跑步,一跑就坚持了五年。这个事情使我认识到,好像坚持做一件事也不那么难。
如今,我又开始写作了。但是时不时,仍然会不断冒出退缩的念头。这种念头我太熟悉了,但是我决定克服。
首先,要形成习惯。我在跑步的时候,每次也是会有退缩的念头的。但是先出门再说,先上了跑步机再说。只要我出了门,只要我上了跑步机,每次总能跑上那么几千米。我想写作也是一样的,不管有什么想法,先写了再说。只要开始动笔了,不管水平如何,总能弄出一两千字出来。
其次,要不断总结。形成了每天写些东西的习惯后,要避免一种情况,那就是只顾码字,而不顾水平的提高。网上有一种说法,叫做以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发现写作领域,这种情况也很普遍。就是觉得,只要写够多少字就行了,只要慢慢积累就行了。表面上笔耕不辍,实际上还是不愿意思考。我想既然开始写作,就要关注写作水平的提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需要不断分析别人的经验,需要像解剖麻雀那样去解剖经典的好文章,需要上课,需要尝试不同的题材,需要模仿……总而言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绝不是轻轻松松码字就行。
最后,要给自己一个暗示,就是要真正的奋斗,不要装样子的奋斗。心理暗示是很重要的,会影响人的行为模式。以前我要做某事,总是调门很高,希望很多人知道。这次,我不想太多的人知道,尤其不想太多生活中的人知道。真正做出了成绩,别人会看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