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已经三年了,谈谈我的变化和感受,也给还在一线城市打拼想归乡,还有向往北上广深的同学做个参考
我是80后,出生于河南十八线农村,上面有三个哥哥,打我出生就是顶配,吃得好穿的好,爸爸从事杀猪宰牛宰羊的生意,家里还有几亩鱼塘,爸爸也给饭店还有红白喜事送肉送鱼,凭借勤劳能干,成了村里首富,小时候记得镇里敲锣打鼓给我们家送万元户的牌匾,后来由于镇里领导经常到我们鱼塘钓鱼娱乐,爸爸经不住诱惑开始弃商从政,从此家道中落,我随了我爸性格,埋头做生意可以,其他干不了
要强的爸爸不管多么艰难,供我读大学,他一遍遍的跟我说,只要是想上学,他砸锅卖铁也会供我,因为唯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大学毕业后,为了追寻爱情,去了烟台富士康,当时的男友现在的老公在那里,半年后,就跳槽去了上海,太向往上海了,小时候老师跟我们描述金茂大厦与东方明珠深情相望深深的刻在脑海中,农村小姑娘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见到地铁,第一次见到摩天大楼,第一次在上海滩吹风
农村来的我很快在日企站稳了脚跟,当地人在公司遇到了委屈,他们的父母会说,不想干了就回家,爸爸养你,每次打电话,我的父母只会跟我说:吃亏是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我白天上班晚上去补习班学日语,商务英语,工资十几年前从最开始的月薪3300慢慢破万,第一次看到卡上有五位数的时候激动的手都抖了
外企八年,对上海又爱又恨,爱这个城市的公平,付出了就肯定有收获,爱情亲情友情界限很模糊,搞钱才是真正的体面,没有那么多的人情世故,真的很公平,小城市办什么事都是关系关系,上海并不这样,只要狠,没有挣不到的钱,也容不下混日子的人,出门就要花钱,斤斤计较的少一分都不行,对这个城市的恨来自于无形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
婚后跟老公结束了异地恋,两个人一起赚钱,上班也都是带饭,有了女儿后我们在河南老家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孩子放在老家给外婆带,成了传说中的留守儿童,有了孩子后我们就开始争吵,老公思女心切,每次跟女儿分离一个大男人哭的稀里哗啦,一遍遍的要求回河南,我刚开始不愿放弃自己白领的工作,也无法舍弃大上海的繁华,后来在无数次争吵后协商,有了50万后回家,衣锦还乡不能逃回去
很快我们就接近目标了,光我们俩的公积金取出来就有36万,一线城市的工资是家乡无法追赶的数字,回老家也找过工作,闺蜜老公还介绍我去自来水工资,听到一个月1500的工资我都懵了,也看了很多项目觉得不合适,感觉自己仿佛与家乡脱节了,所以我就反悔了,开始劝说老公给我一个创业的机会,很快在同事的帮助了开了人生中第一家奶茶店,凭着自己在当地上班多年的经验,对所有办公楼的餐厅了如指掌,很幸运第一家店一年就回本了,在第二家门店正常盈利后,在朋友帮助下在重庆买了第二套投资房,老家的父母逢人便说,我女儿白手起家,开了店买了两套房,人生仿佛充满了自信与希望,当时就觉得,人呀,只要比别人努力多一点点,用不上天赋的那种努力,挣个百来万不难
后来来了第三家,第四家,做生意是条不归路,欲望也是
遗憾的是第三家开始亏损,上海的房租和人力成本贵的吓人,赚的快亏的也快,很快就把手上钱亏完了,还有了外债
赚钱的时候还能哄哄老公,开始亏钱后老公归乡之心卷土重来
回到河南后开始迷茫,到底干点啥?离家太久对生我养我的家乡早就不了解了,路都不太认得了
那个谁说回家随便开个店做个生意的站出来,随便一个给我看看
经过各种盘旋,返回上海,回到河南,几个来回后机缘巧合遇到了古茗,回到河南花了三个月把河南所有有古茗的地方看了个遍,那时候不会开车,都是坐公交车,然后配合脚,徒步丈量陌生的河南
现在开古茗也快三年了,如果没有疫情,收入还是不错的,当然也有觉得撑不住的时候,就一直盘算着重新回到上海,但是回到家,孩子有事没事妈妈妈妈的喊着,还有最重要的是照顾自己的父母,他们年纪大了,就算很小的感冒头晕去医院都不知道往哪走,有空就带他们下个馆子,仿佛他们很多美食都没有尝试过,忙完回到家,爸爸还会把饭菜端到跟前,满眼心疼的看着你吃完,渐渐也开始迷恋小城生活,有父母有孩子,有儿时伙伴,高中同学,告别了,曾经的上海
无论我们选择什么的城市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都要为之努力
我们不需要跟任何人比,我们就跟过去的自己比
大城市给我第一桶金,小城市给我幸福与安宁
同学会奚落我:人家都是努力为了孩子去更好的地方读书,你却往家跑
但是除了孩子我们的父母呢,年轻时候努力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无论你呆在哪儿,都会觉得无助和压抑
我们的生活没有模版,我们的迷茫没有答案,每个人努力维护自己内心世界的平衡,你觉得OK就O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