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区分了两种记忆:意愿性记忆与非意愿性记忆。前者是人主动追忆某个人或某件事而触达的记忆;后者则是外界的某个刺激突然激发出的一段记忆,如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吃名为小玛德莱娜的点心时由其味道唤起的一段记忆。
有时候我们主动去回忆时,往往想不起来什么东西,倒是偶然被唤起的记忆格外清晰。这似乎反映了一种身处自然中的经验。我们天生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很敏感,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都随着当时的情境在大脑中留下了印迹。而一旦这些感觉重现,潜藏的印迹便会重新被挖掘出来。有些人试图获得更多的记忆入口,会把重要时刻的经历与感受写下来,用文字建成一座记忆之塔,以便随时回到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人类的经验都是如此。
到了现代,新技术的出现慢慢改变了这个过程,尤其是今天的数字技术,几乎重塑了我们追溯过去的方式。用文字细细记录的人变少了,但 IM 上的聊天变得无处不在,无意中也为我们记录了许多瞬间与感受。只不过这些比起有意识的写作更为散乱,也更不容易被翻检。由于没有线下环境的感受,如若不是主动去搜索,几乎很难被想起。但也有赖于这些数字记录,当我们想要寻找,终究也可以找到那些过去的记录。至少,总有些对话是很用心的。
而另一种技术则显得有些肤浅,这就是拍照。如今出去旅游,拿起手机,我们就能随手拍下一大堆照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感官变得慵懒,有了照片,似乎就不必让自己全身心地感受所在的环境。于是拍照成了一种打卡方式。这在逛博物馆时尤为明显,诚然用照片记录展品方便之后回顾,但对照片的依赖也让我们对展览的空间布局与具体展品的印象变得模糊。当然,照片也确实是记忆的入口,但总觉得因为当时没有去认真感受而丧失了许多细节。
我在想没有照片的年代,人们是不是更懂得如何观看这个世界?如今,图像已遍布在生活中,制造图像的人总恨不得把最具冲击力的东西放大到你眼前,塑造你的感受,剥夺你的耐心。媒介技术全方位地改造了我们过去的经验方式。但观看是需要花时间的,讲述也是,对话更是。记忆的沉淀与挖掘都需要耐心。
不知道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记忆会不会变得更加标准化,以致最后我们不再拥有丰富的细节与奇妙的感受?也许在当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认真的写作与对话去抵抗这一过程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