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个人真的挺好的。
这句话并不是落寞地表达出来的,也不是兴高采烈地要庆祝一番的说辞。
每年光棍节,很多人都在感慨自己仍然是单身狗一枚,带着自嘲和不甘,表示一定要努力脱光。
11月11日,对我来说就是个普通的日子,当然有必要的购物还是要关注的,对大力度的优惠抗拒不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是真的觉得一个人很自在。这种自在是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生活的从容,是不必不得不迁就和忍耐的舒畅。
对于婚姻,是真的觉得是遇到想要相守的人进行的其中一个共同决定,而不是传统观念认为的,是人生必要完成的一个重大任务。
童话传说也在给人们灌输一个观念,我们的一生一定会遇到注定的那另一半,然后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社会主流价值观是鼓励个人组建家庭的,认为这样社会才会稳定和谐发展。
文化娱乐行业都在给人们营造恋爱的氛围,小说电影电视剧,各类节日商场促销,甚至空气里都是甜丝丝的香气。
可是,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遇到所谓的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就连法律都没有规定人一定要结婚,而是规定了如果我们选择结婚了,拥有什么权利和需要履行怎样的义务。
就连结婚本身,都是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
我相信制定法律的人也不愿意在没有伤害到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被剥夺自主选择的权利。
婚姻是一种个人意志的选择,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2
相信更多的人的压力来自于父母,而父母的压力则来源于社会。
我也不例外。
对于三姑六婆的“关心”,我可以只听不回应,或者打趣说会继续努力之类的话。有介绍的也不介意认识一下。
对于父母的催婚,真的是一场漫长又吃力的战争。这主要是两辈人对于婚恋观的理解差异导致的。
父母认为结婚是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完成的任务,结了婚才算是成人。他们觉得大龄未婚是一件让自己在亲戚朋友面前非常丢脸的事情。甚至觉得子女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是对父母的不孝,是不值得父母疼爱的。
这些观念是他们在自己的成长环境当中根植于脑海里的,理所当然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希望子女也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日子。
我们生活的年代是几十年以前他们无法想象的,现在环境长大下的孩子跟父母关系最大的变化在于,孩子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顺从长辈的意愿。
以前的婚姻,可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现在的婚姻,开始和结束都可以是自己的意愿。
所以彼此之间的最大矛盾就在于,大多数父母的观念很难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而我们子女又难以接受他们的看法。
这样的矛盾是很正常的存在。
我也并没有试图改变父母,因为我努力不让他们改变已经很困难了。
我只是在坚持做自己的同时提醒自己不要用激烈的方式反抗他们,从而造成双方都收到伤害。
我一个朋友的妹妹,在自己母亲的逼迫下,随意嫁了一个人,然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离家出走逃离婚姻,跟所有家人断绝联系将近一年。
通过虐待自己的方式来伤害父母,也许会有一丝报复成功的快意,但是更大的折磨会随之而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父母。
面对父母做一个理智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失控倒是轻而易举。
保持觉察很重要,觉得自己快要冲动行事的时候先离开冷静,之后再处理。因为伤害一旦造成,后果并不是都能够承受得住的。
3
子女的婚恋观除了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来自于最熟悉的父母的婚姻影响也是不容小觑。
因为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无论是在行为习惯上,还是对亲密关系的经营上。
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无论我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的身上总有他们的影子。
如果父母之间是相亲相爱的,日常生活表现也非常和谐,那么孩子也会对婚姻更加期待,自己的婚姻模式也会更加趋同于父母。
如果父母之间总是恶言相向甚至存在暴力的,那么孩子对于婚姻的抗拒会更加强烈,将来的婚姻模式也可能如同父母一般充满冲突。
就我自己父母而言,他们在亲密关系上的经营并不好,导致我对婚姻不那么期待。
我的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我的母亲是个惯于把指责挂在嘴边的人。
通常情况下是我的母亲在不遗余力地指责所有的事情,我的父亲保持沉默直到忍无可忍则大发雷霆,最后选择离开来冷处理。
他们的问题一直都在,从来没有解决。
他们没有学会两个人好好坐下来沟通,就事论事,用不伤人的方式,说出彼此的感受和期望。
一个人在进攻,一个人在逃跑。如同一场战争没办法和谈,也没办法结束。
有时候看着他们的婚姻还这样持续了三十多年,还真是觉得很神奇。
即便是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的社会,仍然有各式各样的婚姻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维系着。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需要被尊重的选择。
虽然父母的婚姻让我对它并不十分期待,并不会让我决心要成为一个不婚主义者。
我只是不把婚姻和生儿育女当作任务来完成,因为如果婚姻是任务,那么婚姻附带的诸如家务活、走亲戚、生儿育女等义务就会变成沉重的负担,慢慢就会被抱怨笼罩住自己的生活。
对我来说,结婚是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想要生活在一起,为了生活更加便利才做的决定。毕竟没有结婚证,无论是应对亲戚的关心问候,还是办理各种手续等都不方便。
社会上有很多不同的群体,不被理解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
可是仍然希望被尊重,而不是因为不理解就排斥甚至批判,直到把所有异己之人同化才休止。
5
一个人很自在,
两个人更自在,
所以两个人会选择在一起,
这是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
婚姻不过是双方在一起做出的其中一个决定,
一个给彼此更多承诺的一个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