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生活,如果能够勇敢地舍弃一些东西,恢复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情绪,也许不难。
本周出院前主治大夫嘱咐一些注意事项,除了按时吃药多休息适度锻炼之外,专门说了生活习惯的问题。
她说人作为一种动物,基本的自然规律对于人身体健康的束缚,还是要尊重。当然也可以不尊重,结果就是会被报复。嗯,自己的身体报复自己的习惯。或者是,自己的习惯报复自己的身体。总之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后果往往是把自己送进医院。
比如早睡早起。大夫跟我说她的病人很多都是白天过度劳累没有缓解的机会,晚上回家又不肯早点睡觉,熬夜伤了身体,中间因为各种姿势问题顺便的也伤害了颈椎和腰椎,有个病人是瘫在床上被直接抬过来的,来之前最后一个动作是在扒拉手机!
她说这个的时候,我也惊出一身冷汗。忽然想起一个二胎妈妈猝死的事情。跟颈椎和腰椎没有关系,跟过完睡觉有很大关系。然而她也只是想有一点属于她自己的时间,毕竟白天嘛,都给了家庭,晚上睡前也都贡献给了孩子。也不容易,只是代价太大了。
比如习惯调整。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工作习惯,不要长久地端坐,适当起来走一走活动一下。不要瘫在床上不动,多出去跑跑。坐办公室喝茶曾被很多人羡慕是好岗位,坐下来不起身却成为很多毛病的发端之处,颈椎变形,椎间盘突出,手臂弯曲不能用力等。
夫人就是典型的妈妈手。大夫说这种情况就是常年劳累闲不住,没有大块的休息时间,肌肉和骨骼都得不到及时的缓解。我这种就是典型的工作腰。久坐不起,运动量太少,加上人到中年开始大腹便便起来,腰椎压力持续变大没有机会释放。
说到这些的时候,大夫想告诉我们,是时候起来走走,是时候放下一些家务休息一下了。可是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日常的大部分,工作嘛,家庭嘛,都是这个年龄主要的内容。如果说我们不尽职那就太冤枉人了,问题往往就在于,太尽职尽责。
尽职尽责是因为足够投入,足够投入是因为总想做得再好一点。人嘛,总想让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不管是家庭,还是工作,有没有足够大的成绩,要看缘分,看机遇,看孩子老公的契合程度,看岗位工作处理的恰当分寸。
然而这一切,都不看身体的健康程度和情绪的健康程度。
大夫还说,从心理学上讲,人身体的病症,都是一种心理映射,是情绪的积累、宣泄和流露。心理压力太大也会生病,而且因此而生的病往往伤害性都比较大。比如,各种瘤、各种癌。因此还要调整好心理状态,不要过分积累情绪。我心想,那我不是没救了。
于是我带着大夫的嘱咐出院了。于是我开始刻意注意身体的信号。腰不舒服了就马上改换姿势,坐的时间长了就赶紧起来走走。最重要是,早睡早起。一周下来,感觉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当然,好些事也不再做了。比如写文章,比如看书,比如看电影。
当我把康复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好些事情扔在一边不再搭理。居然真的能够让身体得到休息,让精神得到缓解。
今天大盘涨,买的几只股票翻红,有一个关注了一个月的一直想进,这几天也开始抬头了。心里盘算了几天,今天删除了自选。眼不见心不烦,目前进去的已经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不再过多关注,不然难免又要疲于奔命,忙于应付,精神为之烦躁了。
有人说这个叫,断舍离。据说还有本书,那本书我没看过,据说很火。还有很多跟这个书一个意思的,极简的生活之类的。
我看我自己的身体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