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不一定是写作权威人士的专利,其实我们写作小白也可以结合写作的实践来谈。当然这是学习写作的经验,不是指导写作的意见,不是经典格言,只供参考。我把我这些年学习写作的三点经验告诉众简友,旨在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首先,我们不要怕人笑话,心中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们不是作家,只要写的东东不反动,不涉及敏感词语,不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就不要缩手缩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们要向学习讲话的娃娃学习,他们不会因为讲错话就不去学习讲话了,而是一次次地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地去学习讲话。他们还会通过专心致志地听大人讲话,不断地提高自己讲话的能力,这就给我们有所启发,让我们通过博览群书去学习写作,这样就能把我们心中的想法正确地表达出来,而不会让我们讲错话,至少可以让我们少讲错话。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常常在学校里或者开会时,听到那些校长或者单位上的领导讲话,他们讲话滔滔不绝像黄河之水天上来,足见他们驾驭语言的功力是多么深厚。其实他们不是与生俱来就有这种擅长讲话的天赋异禀,而是他们读书很多,他们学识渊博,当然就很会讲话了。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如果长期坚持不懈地读书,我坚信我们也能像他们那样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这样就不会或者很少惹人耻笑了。我们要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去学习写作,在保证休息、娱乐和锻炼三不误的前提下,要天天写作,这就是说我们要坚持日更。每天坚持写作两百字就可以得到钻贝,如果是会员就能每天有七八角钱的钻贝,如果每天坚持写八百字到一千五百字,就有可能得到简书伯乐的青睐有加,就有可能被他点石成金地点赞,从而被推荐到简书钻贝分配榜上去,一旦你榜上有名,你就有可能使该篇文章得到纯收入几十块钱到七八百块钱的钻贝,这是毋容置疑的。所以,我们不要认为“人言可畏”,相反的我们要把这些可畏的人言作为磨刀石,不断地磨练自己,我们要砥砺前行,永不言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要在暴风雨中诞生,我们要在暴风雨中锻炼成长。我们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我们要在暴风雨中长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其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在写作上也不例外,譬如我们写的东东,语言可能不通顺,语言中可能有很多错别字,这可能是我们写作时不注意凭想当然随手写造成的,或者是我们的学养确实不深厚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去阅读名家名作来改正我们的错误。我们还要细心,在手机上手写或者语音写是很容易写错别字的,所以我们写好后要反复修改。好在简书上写作文章时,每天每篇都可以修改五次,我们要把握好这种难得的机会,一次修改不好,那就两次乃至于第五次,一定要把错别字修改过来,一定要把不合适的词语修改过来,一定要把不通顺的语言写通顺。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我们千万不要有阿Q精神胜利法,认为一些作家也写错别字,也写不正确的词语,也写不通顺的句子,从而对自己文章中的谬误百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犯错误不怕,只要能够改正错误,就还是一个好同志。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古人诚不我欺也。
最后,我认为我们写东东要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翩翩起舞,这就是说,我们写的文章既要优雅,又要朴素无华,这就要求我们写的语言既要高雅富有书卷气,又要口语化很接地气,就是要优雅和朴素相结合。过于优雅,让人觉得高不可攀;过于口语化,又有语言粗俗之嫌。所以,我们要写出雅俗共赏的文章,我们要讲雅俗共赏的语言。譬如,铁凝和宗璞等著名作家,她们的文章就是雅俗共赏的典型,我们要去反复读她们的文章,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