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正面管教中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先连接情绪再解决问题。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和善意味着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比如说,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如果孩子理解了设立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参与限制的设立,他们就会更乐意遵从限制。
举一个昨天上课的例子,比如说我们上课的时候,因为安全的考虑都会提醒孩子,坐凳子的时候不能翘凳子的腿。
首先在上课的时候设立规则,就请一位小朋友来吃饭,怎么样做能够更安全,怎么样做是上课应该做,而且不会影响到上课的。孩子们很乐意去给大家展示应该怎么做。当一位小朋友,做好一个榜样给大家看怎么做才是对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知道了这样的规则是他们需要遵循的。而且是他们同意的规则。所以他们在上课的时候,也更加乐意遵循。相比他们班以前的情况来看。因为这样做了,他们只有一位,或者另外一节课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去翘凳子的腿。
相比以前的我直接告诉他们说怎么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当他们开始翘凳子腿的时候,比较严厉的告诉他们说这样很危险,让他们不要这样做。现在这样的方法,让他们更加乐意去遵循,而且很明显效果更好了。
第二个是要分享,先共情在解决问题的一件事儿。
昨天晚上上课,课间的时候宝贝们跑出去去拿他们的英孚章去兑换礼物。等到快上课的时候他们回来了。我发现1号男孩哭了。这个男孩子平时话不多,上课很认真听讲也很积极很有自觉性和有规则性的去做事情。看他这样子哭,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原来是因为2号男孩在他排队去兑换礼物的时候,插到了他的前面,所以奖励走了最后一根笛子,他很喜欢那个礼物,但是因为2号男孩的插队他就没有了。所以他觉得非常非常的委屈。
看到他哭了,我第一件事就是握住她的手,然后询问他你怎么了?他告诉我事情的原委,他指着2号男孩有点生气,又委屈的说,是他插队排到了我的前面,换走了最后一个礼物,我就没有了。看到他这个情绪,我就表示理解说,哦,原来是因为他插队拍在了你的前面,所以你没有了你想要换的礼物,你觉得有点难过对吗?他的表情渐渐缓和下来。他觉得老师是能够理解他的。他表达出他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安全的。看到他的情绪有所缓和,我相信这个时候他的理智脑应该能够起到一些作用。我就去询问了2号小朋友,他是不是做了这样的事情?另外一位小朋友说,因为那个男孩子排队的前面有一个空位,他当时跑得比较急,就直接冲在了他的前面。并不是故意要插队去拿走那个礼物。那我询问,他说我知道你应该不是故意的,因为你们是好朋友。可是我们想呢,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的,毕竟都已经插队了,而且你换走了最后一个礼物,他现在很难过,你可以去安慰一下他吗?你觉得要不要跟他道歉呢?男孩子自己点了点头,并且愿意这样去做。而且也确实这样去做了。(这个时候我在反思一下,其实当时我应该用启发式的提问,再问一下他是怎么办比较好,然后让他给到我自己说要去安慰她,还是说道歉,还是有别的想法。)其实孩子是非常非常容易原谅的当他们俩2号男孩去道歉了之后,一号男孩马上就理解了,并且她不哭了,而且也原谅了他,他们俩握手言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