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老师她把孩子第一阶段的进度上报了学校获得进步奖,这周一颁奖,提醒我关注孩子不要太飘了,但是孩子这个周末几乎没有完成作业,我对孩子这个行为很不认同,用指责和超理智批评了孩子,最后孩子告诉我他因为他的电脑这段时间很卡顿,他想了很多办法也处理不了,然后就很没有情绪学习。
应对姿态:指责,超理智
感受: 紧张,愤怒,焦虑,羞愧,困惑,无助,懊恼
感受的感受: 挫败,无助,乏力,厌恶
观念:老师都提前交代了,我也告诉你了,但是你因为你心情不好就撂挑子不做了,这也太没有责任心吧
老师会交代就证明对你预判,你还明智故犯这不是在让你看扁你吗?
老师会不会认为你烂泥扶不上墙,后面有荣誉就不给你啦
老师提议来叮嘱我,希望我家长能重视,你不做就是我监督不到位,这样老师也不认同我
期待:期待孩子能懂事,考虑周全,承担责任
期待我自己能完成老师委托的任务
渴望:被肯定,被认同,被尊重,有价值感,安全
自我:我是一个无能的妈妈,连孩子都引领不好
孩子的冰山
感受:生气,讨厌,焦虑
感受的感受:挫败,无助
观点:我都不需要在这个时候这种福利,还没达到我的期待呢,我为什么要为这个买单
我的电脑不畅顺,这样我玩游戏玩得很不爽,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头等大事
我也想写好作业啊,但是我很难控制我的情绪,我很郁闷,没有心情
我也想妈妈开心,但是她这样紧张焦虑指责我,让我感觉到很讨厌她,她一点都不懂我
期待:期待妈妈不要把你们的观点和情绪加塞给我,理解我的情绪和状况
期待自己能尽快处理好眼前的困难
渴望:被理解,被支持
自我:我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觉察和反思:
在这件事上明显就是老师和我在自编自导,而孩子这个当事人好像置身事外,即不情愿也不配合,我看到了我自己身上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学校的事包办的太多了,我总想一些是我可控的来进行,我把我的自我倾注在孩子的表现上,从孩子的表现上来判断我是不是一个好妈妈,如果孩子不够好就是我做得不够好,我这个人都是不好的,孩子有一点进步,我就想急速把孩子的形象转变过来,我就能从一个不够好的人变成了一个好的人。我并没有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一心想有多快就能多快的转变。我特别需要证明我是足够好的人。在这件事上,我看不到孩子,看不到孩子的期待和渴望,只关注我自己的期待和渴望,当我看到自己是这么自私,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我就更加的自责和无力。
另一方面,我觉得孩子因为一个电脑坏了就没有心情做其他事,我觉得很没有责任心,轻重不分很没有分寸,我总是站在我自己的一个视角去看待问题,我的信念是做人要有分寸感,要先满足了外界的需求才能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自己内在的感受是可以被忽略的,达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都是习惯了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一切为了目标驱动,达到目标来证明我是一个足够好的人。也认为他人应该为了目的而忽略自己的感受这样才是对的,否则就是矫情。人要做成大事就不能被很多的情感所牵绊。
记得我小时候我有情绪很容易掉眼泪,爸爸和姑姑就嘲笑我动不动就掉眼泪流马尿,渐渐的我做了一个决定,我不要再在他们面前流眼泪,在困难我也要要紧牙关达到我的目标。
所以我自己知道我内在有很多的感受,但是我一直很排斥这些感受,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这些感受是我的牵绊,是会被嘲笑被讥讽,是无能的一种表现。我也很抗拒我儿子有很多的情绪,如果他被很多情绪所牵绊,他也会一事无成。
很多时候我儿子都说我板着一个严肃的脸很难看,很讨厌,我现在知道了我板着脸是不想让别人看到我内在很多感受的流动,我用严肃来压制我内心的感受,无论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我习惯了克制,所以我也见不得我身边的人很开心,也见不得他们很不开心,我希望他们都和我一样,情感不要太丰富了。
想在想想我板着的脸和我爸爸是一模一样的,他也见不得我小时候情感丰富,当我的开心遇到他刚好不开心,我的开心就会变成了一场灾难。所以我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否则就会乐极生悲。
写到这里我如释重负,我找到了我一直不太开心的原因,因为我的开心早在童年就被压扁揉碎了。
三句话:亲爱的Jessie,爸爸当年板着脸是他遇到了他人生的困境,这个不是你造成的,你无需去背负他的情绪。
亲爱的Jessie,你现在身边的人都是真心希望你开心幸福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你开心和幸福而妒忌你,他们会被你的开心和幸福所滋养。
亲爱的Jessie,你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女孩了,现在没有人会不让你开心压抑你的开心。你现在可以尽情体验你的感受的,你是安全的,你值得的开心和幸福。
一件事:练习开心,练习每天的小确幸,让自己体会开心和幸福的感觉,也可以体会其他的各种情绪,放开体验,我是安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