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反思。
案例1。求沙子的体积要不要,能不能等于多少吨。学生A话多,背书快,学习浮飘不深入,试卷一发只看成绩不看对错,订正时也不想不思考,抓张别人试卷对着写,考得比身边同学高点就忘乎所以,连连嘲笑别人,吆喝自己考得好,我有些不喜欢他,月考前测验他成绩还可以,但这次月考就不行了,刚七十分,评讲时有道题只求沙子体积,他却画蛇添足,又把求出的体积直接等于吨,阅卷老师没发现无扣分,那一吆喝“老师,还要变成吨,还要变成吨”,我一看其卷子红笔一挥,直接把这题分扣完,这下他闹情绪了,趴在桌上一点也不听了,我分析其错因他一句也没听进去。我也觉得我处理得有点不讲方式,现在反思:要是其他学生我会正常扣其一分,为什么对他当时我不加思索就扣完呢?考前小测验成绩稍高点忘乎所意我看不惯;爱接话儿我讨厌,这次月考考试成绩低不以为然,态度不端正我就想批评他,所有这些微情绪的堆积导致当他喊出要变单位时,我不加思索狠狠扣了他4分,现在细思起来,当时我也是无意识本能地打压报复他的一种方式,当看到他不听讲时,我才发觉这种做法事与愿违,直接导致其不听讲,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如果当时我带有一份觉察,我会如何处理?先告知其结果是错的,启发他思考:你当时为什么做?这样做究竟错在哪里?什么情况下要变单位?怎样变才是正确的做法?当他真正找到错因会订正后再引导他如何对待成绩把该扣的一分扣去,这样才是智慧做法。
案例2。如何纠错题?女儿有道填空题求灯箱罩的棱长和和表面积错了,我一看她用红笔工工整整补写了答案,还抄在了错题本上,我问她错在哪里了,她说没有点小数点,我再问其为什么会不点小数点?她说不出来,我再三追问,其仍然是不置可否,我发现其学习问题的严重性,这种不求原因的订正是根本没有效果的,这种学习是标准的假努力假学习,是许多孩子看起来很努力,但成绩不会提高的根本原因,其实这道题是需要变单位的,因为女儿没有发现需要变单位,她只看到了她没有点小数点这种表象,她没有思考她为什么没点小数点,其实不变单位是根本不需要小数点的,正是因为他没有把厘米换算成分米,所以才没有点小数点,这才是她出错的根本原因,课堂上我即时以她的案例向全班同学说明,真正的纠错是先找到出错的根本原因,然后再认真地订正,反复练习,这样的学习才有效。然后课间我让学生到我这里来,针对错题当面逐题向我进行错题分析。
2.学习成长。
昨天下午我和办公室几位同事一行5人到洛阳市北二分小校旁听感受人家的集体大教研活动。总体感受是人家的集体教研活动规范正式,真实有效,有专家引领。收获最大的还是专家点评环节,退休反聘到北二分抓教研的原市教研室抓小学数学的杨老师,和蔼可亲,他围绕:教学思路、方法、数学化这三个关键词结合比与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引发我们深层思考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结合四边形的周长让我们思考教学中应把握住那些是其核心属性,感谢杨老师的引领。
通过一位校长的点评分享,我照见了自己身上也有其同样要成长的地方:观点不能过多面面俱到,要在三条以内;观点要有关键词,让人印象深刻;结束时要再次梳理回顾观点之关键词,这样才结构完整、主题鲜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