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戏说历史犹可借古讽今

戏说历史犹可借古讽今

作者: QueridoTommy | 来源:发表于2017-12-16 21:17 被阅读0次

这部大型电视连续剧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被我看完了,连续四部,每部有每部的精彩,当然也有各自的失败。可以说这四部主要的人物设定就是三个人——乾隆皇帝、纪晓岚及和珅,故事也是围绕他们三个人展开的,通过一些案例来重新阐释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大著名人物。

纪晓岚,故事的第一男主角,可以说是一位道德模范、官员楷模,他的刚正不阿、大义凛然、忠孝节义、体恤百姓等等可说是融汇了中国古代“圣贤”的各种好的品质,这是值得提倡和赞扬的。但是这些品质中也有一些是不适合政治官场的,这些都体现在了乾隆皇帝的用人之道上。

乾隆皇帝,中国古代的圣君之一,中国古代历史最后一个盛世的缔造者。作为皇帝,特别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的君王,他有博大胸怀、高远志向、正义明理、选贤任能等特征,也有猜疑妒忌、高强的政治手腕、风流成性等特征。他同时重用纪晓岚和和珅是他帝王生涯中最得意的一种政治手腕,纪晓岚是清廉之官,用作忠言直谏之谋士,而和珅是贪恶之官,用作整治国家之治士。纪晓岚的文学修养和珅没有,和珅的官场游刃纪晓岚没有,乾隆正是看中了这些才会同时重用他们二人,以使得彼此互相牵制,永保自己的帝位。

和珅一直被认为是清朝的大贪官,据载嘉庆皇帝查抄和珅家产竟然逾亿两白银,可见他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贪钱啊。但是,乾隆皇帝明明知道他是贪官却为何不杀他呢?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只贪钱不叛乱,他是典型的封建帝王的奴才,只效忠皇帝,为皇帝分忧。在和珅担任军机处首辅时,朝廷中的大小事务几乎都经由他手,虽然也有一些不合法合理合民情之处,但大体上讲,却保证了清政府的稳定以及清统治的稳固。正因为他的作用比他的害处更大,所以乾隆帝才会网开一面,不仅不杀他,还在遗诏中嘱咐和珅死时要留全尸,可见他们关系的不一般。

纵观三人,对于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纪晓岚的人格品质可用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支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乾隆帝的人格品质对于企业或政府领导未尝不是借鉴的对象;和珅的人格品质在当今社会流行的所谓“人脉说”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铁齿铜牙纪晓岚》该剧从故事的内容上讲,可以看出编剧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台词中不乏轻松幽默的对白。像“君子斗不过小人”这样让观众能够记住的俏皮话几乎每集都有一两句。纪晓岚通过与和珅在言语上的较量,体现了他的足智多谋。同时,纪晓岚的言行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在政治舞台上的作用,针砭时弊,颇有一定现实意义。纪晓岚一剧也是戏说的路子,但是表现得很有思想,在戏说的戏里可算上乘之作。

相关文章

  • 戏说历史犹可借古讽今

    这部大型电视连续剧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被我看完了,连续四部,每部有每部的精彩,当然也有各自的失败。可以说这四部...

  • 借古讽今

    前些天,有一起名人去世事件,关羽的扮演者陆先生去世了,好多人在悼念他,他在《三国演义》中的扮相很成功,从那以后关公...

  • 戏说历史

    看完后历史上的那些坑儿应该填的差不多了 话说姜子牙根骨不好,转世重修为孙膑,结果又被师弟搞断了腿,一辈子坐轮椅,形...

  • 戏说之风不可长

    从《戏说乾隆》开始,戏说之风经久不衰。戏说的载体也弥漫开来。自媒体的加入,更是助长了戏说之风。受灾最深的就是历史及...

  • 《阿房宫赋》说课

    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这个专题精选了古代大家的文章,阐述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多表达了借古讽今或借古鉴今的思想,...

  • 《阿房宫赋》说课

    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这个专题精选了古代大家的文章,阐述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多表达了借古讽今或借古鉴今的思想,...

  • 历史没有新鲜事

    在当今,有很多人讲历史,借古讽今,吸引了很多的粉丝。确实,有很多人,讲历史讲得挺好的,让人很佩服,我也自叹不如。 ...

  • 话说

    历史… 戏说太多 切莫… 正面现实 还是砥砺前行吧

  • 苹果编码规范(4)

    “写游记,说我泄露国家机密。写历史,就说我借古讽今。注解兵法,又说我策动谋反。写神怪故事吧,又说我导人迷信。最后改...

  • 戏说诗的历史

    写诗这个事,给大家一种特别高雅的感觉,其实诗的起源没这么文艺,就是干活时候的口号。 比如有一首诗叫作《弹歌》,据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戏说历史犹可借古讽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se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