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坑村在福建、浙江都有同名村庄,而衢江区举村乡洋坑村是一个汉畲杂居的畲族民族风情村落,与大洲镇、黄坛口乡和丽水市遂昌县交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洋坑村有木偶戏、茶灯戏、喝山节等三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保存有朱氏宗祠、关公廊桥、里仓古桥等古老建筑。
从翁源古村出发,下高速后,便缓缓驶入了去往洋坑的乡道上,一路山清水秀,桃源人家。车到山顶,天蓝日丽,回望山下,白云飘袅在层峰叠岭间,煞是壮丽。过了山顶大门,往下开十多公里,才到洋坑。行至洋坑村,只见翠竹深处层林尽染,白云生处屋舍俨然。
洋坑村民居顺山势由上而下依半山而建,错落有致,群山掩映、绿荫环绕,白墙青瓦之间浸透着传承百年的历史印记,宁静的院落,鸡犬相闻,还有始终如一的淳朴与安详……
来到洋坑村,宁静、古朴的翁源村,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匆忙的脚步;只有溪水在流动,阳光在瓦背上跳跃,悠悠往事尽付流水中……泥墙黑瓦之中,散发着村子独有的气质,展示那段神秘厚重的历史。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畲族崇尚龙凤图腾,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通用汉文。畲族虽然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在一起,但在婚嫁习俗、服饰着装等诸多方便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独特的习俗风情。在畲族人生活中有着各种民俗信仰,以盘瓠崇拜为主,从衣食住行无不体现这一崇拜。
洋坑村以蓝姓为主,有保存完好的家谱,村里人都自称是畲族人,会说畲族话,但男女服饰基本类同于当地汉人,发式也不似于福安、宁德畲族人的“凤身髻”发式。
村口一座关公廊桥,是衢州境内仅存为数不多的几座风雨廊桥,又称“关帝桥”,建于清道光元年,比由电影《廊桥遗梦》而出名的美国麦康逊的那座廊桥要早60多年。世代相沿,廊桥成了洋坑村的平安代名词,在洋坑村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远看廊桥,全身黯淡,桥身上的木材也呈现出一种悠久的黑色。从建筑风格上看,关帝桥将亭、桥、关帝崇拜融为一体,内涵独特,文物研究价值要比一般的廊桥丰富精彩得多。
关公廊桥横跨洋坑溪,桥梁用4根香榧树平铺,廊屋分二间,小青瓦阴阳铺设,有佛庙、过道、廊屋多重作用。走上桥面,古桥板发出吱吱的声音。抬头望天花板,虽然只留下黯然无光模糊不清的装饰画,但是牛腿雕花还在,屋顶小青瓦呈阴阳铺设。
桥上佛座的关帝像,供远行人和送行的家人跪拜,唯愿浪迹天涯的亲人一路平安。依窗默对流水,眺望远山逶迤,更烘托出廊桥上离别的悲情愁绪。世代相沿,廊桥成了洋坑村的平安代名词,在洋坑村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到古道前,只见陡峭的山坡上,一条崎岖蜿蜒的石路通向山外。这里名叫矮岗岭,长约5里,以前交通不便,村民们就翻过山岭,沿着古道,徒步80里路到县城,这里有着洋坑村祖祖辈辈人的足迹。
洋坑的美,就在于它的含蓄内敛,清雅脱俗,村庄很整洁,环境很舒适。走在村里的石子路上,山风徐徐,清凉阵阵!偶有鸟儿飞过头顶,缕缕花香沁入心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