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心会变得麻木僵硬,甚至郁闷。于是趁五一放假,无论如何也要带孩子们出去走走。
去哪儿呢?远方去不了,走,咱们就去附近的郊外。
其实,我们是幸福的。赶上这么个好时代,国家利用农村资源,开发并建设乡村旅游基地。现在城乡公交也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有直达农村景点的路车,这不,一人四元就可以到景点好好游玩一趟。
上午我看铺子,中午快12点我回到家时,两个姑娘就像准备出嫁一样,里里外外地精心打扮自己,显得这次不远的乡村旅行庄严而神圣。
我心里嘀咕,这么讲究的,去了目的地,她俩会不会蹲在地里帮我挖野菜呢?
记得小时候,母亲带我去田里干农活,母亲会叮嘱我穿旧一些的衣服,穿上新衣服,害怕弄脏了,怕这怕那的,也不像个干活的。今天,我带孩子们去看大自然,却是以这种姿态面对,好像去见一位久违的亲人。感觉有些滑稽,也的确令人深思。
作为一名农民,自从选择了外出经商这条路以来,我就带着孩子们离开了家乡那散发泥土芳香的田野,于是,孩子们对田野有一种陌生而神秘的向往之感。
也难怪,他们在书本上见过田野,而经过文字描绘出来的田野比起城市的水泥森林,车水马龙来,简直就是暴风雨后的彩虹,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我确信,我的这个比喻用的尤其恰当。当我带着孩子们到达目的地,下车蹲下准备把脚下的那块苦菊菜收为囊中之物时,孩子们却跑过来跑过去地这儿拍拍那儿看看,干活儿,好像与她们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
我这才意识到,她们所谓的喜欢田野,是喜欢去观望田园的风景,而不是蹲下身来去开拓去创新去建设。
这样想来 ,当今的农村,农民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个都离开故土来到城里成为农民工,农村的田地几乎就依靠那些执着的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来坚守来耕种。至于农民的后代,即使考不上大学,回到农村再去种地好像也不太可能了,一是他们不会,二是他们压根就不想回去吃那种地的苦。
尽管,现在的农村政策好到种地还要给奖励,但种地的农民还是在老龄化,还是在慢慢减少,甚至会走向消失。
于是,我就想,如果农村大片的土地,没人耕种,我们的后代将来又吃啥喝啥?
呵呵,我又在杞人忧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