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写作新手还是成熟作家,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作品的批评意见?
文学作品不像科学成果一样,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科学性,最终只有科学和不科学两种可能性。在文学领域,不同人的文学趣味、修养、学识是不一样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到底哪个哈姆雷特才是真正的哈姆雷特呢?谁也说不准。因此,一部文学作品,有的人会将其捧到天上,有的人会将其踩在脚下,而且相互之间很难说服对方。权威专家手里掌握着评价作品好坏的标准,然而有时不同专家对同一部作品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所以对于写作者来说,要怎样面对外界的意见呢?
我们要知道,写作也是一门手艺,既然是手艺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就像练琴一样要一级一级地往上考。艺术创作一开始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并非一上来就能创作。既然是练习就会有许多技术性的指导意见,拿写作来说,这类意见比如文字不能拖沓、不能矫揉造作、不能扁平化,更高一些层次的意见比如可以运用某些写作手法以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可以看出,这些较为客观的意见针对的都是写作初期的作者。等到一个作者成熟之后,能适用于他的客观意见就比较少了,外界对他作品提出的更多是主观意见。当对一件作品的评价两极分化时,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只有一个——时间,时间老人会替我们的后代过滤掉坏的作品。
到此对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写作新手应该多接纳别人的专业意见,成熟作家就无须太在意别人意见了。然而问题又来了,专业人士对新手的意见一定全是客观的吗?批评家对成熟作家的意见一定全是主观的吗?主观意见与客观意见的明确分界在哪里?所以说,对于写作者来说,如何对待批评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以我看来,作为一个新手写作者,专业人士的意见是要听一些的,但是不能听得太多,因为这里面也许夹杂着指导者本身的个人爱好、倾向、趣味,听多了会逐渐写得和这个人一模一样,从而形不成自己的风格。所以写作上我对于拜师很是反感。找一个专业人士作指导当然会进步很快,但是也容易走上他的道儿难以回头。欧阳修说过,文章的疵病不一定需要别人指出来才能看见,只要多写自己就能看出来。所以写作我还是认为要自力更生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