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鲜活的,教育也应是如此。
洞山文化的陶艺课,向来受小朋友们欢迎。不但是因为陶艺是一门开启孩童心智的艺术,更因为它是一门创造性活动,能以生动的方式带给孩子们以乐趣。
在去给孩子们上课前,我们了解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同安其实也是瓷土的出产地,孩子们家边上就随处可见陶艺家用来制作艺术品的瓷土,可惜现在的孩子们已经鲜少主动玩泥巴。乃至洞山文化的课程老师到同安学校上课时,了解到孩子们是第一次这样来“玩泥巴”,而其实这种丰富柔软的瓷土就在孩子们身边,却从来没有被大家注意到。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陶艺的点点滴滴:
陶艺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从书面上来解说陶艺:它是集绘画、书法、雕塑、装饰、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陶艺活动能不断提高孩子的审美素质,观赏精美绝伦的陶艺作品也能启迪孩子去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表现美。泥塑作品的直观性、形象性是实施儿童美育提高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陶艺让人亲近自然,自由放松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近大自然,亲近泥土的天性。湿润柔软的陶土非常富有可塑性、多变性,陶艺的学习过程使少年儿童感到亲近自然、自由放松,也是孩子释放自我、绽放童真、增强自信心的一个有效方式,它同时也是能通过触觉、视觉,感觉引人向善的朴实方式;也是儿童们以幼小的心灵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一门路径。
陶艺是手眼心协调的一门艺术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儿童的兴趣。”
陶艺课中,孩子们的身体可自由活动,双手可敲打、揉搓、拉、团,动作自由、随心所欲,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处在积极主动状态。
只有锻炼其双手,才能启迪其心智,促进艺术发展,双手活动是思维产生的源泉。
通过陶艺的学习,孩子捏、揉、搓、拉泥巴时,手、眼、脑并用,促进了左右脑的细胞活动,对孩子的手、眼、脑协调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陶艺让人内心自在宁静
陶艺是一门需要耐心、需要细心、需要认真用心体会的课程。
一件作品,需要花不少时间反复修改和制作,塑型、上釉、烧制,在不断的实践中,孩子们通过自我探索了解泥塑的规律和要求,慢慢地学会了细心和耐心,学会了细致做事的,塑造了健全而优良的人格。
我们相信,儿童通过长期的陶艺学习,其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综合智力将受益终身。普及陶艺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孩子的未来更加有希望。
CHINA与china
我们于同安学校的公益陶艺课程,在解释CHINA一词的由来中展开。
课程老师告诉小朋友们,CHINA一词,大写是代表中国,小写是代表瓷器。这是因为世界瓷都江西景德镇市在古代时曾叫昌南,表示昌河之南的一个小镇,昌南的直译就是CHINA一词发音。由此告诉小朋友们,陶瓷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老师们为小朋友们大概普及了陶艺成型的三种基本技法,分别是拉坯、泥板、和盘泥条,接下来就到了动手实践的环节,孩子们心明眼亮,欢乐洋溢在脸上,教室里充满了自由愉快的轻松氛围。
接下来欣赏一组现场的照片吧:
在工具发放完毕后,课程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制作一个容器的底部。
接下来把泥条盘在做好的杯底上面。
制作加固泥条和杯底的小泥条。
链接泥条和杯底。
所有的环节课程老师和助教们都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每一组同学完成。
渐渐的盘完所有的泥条
加固我们的“小作品”把泥条内部挂平,让泥条粘在一起。
再把泥条外部也刮平
两节课的时间过得飞快,可惜我们大家并没有最终完成我们的“作品”
在一片“哀嚎”声中,同学和老师们非常不舍得结束了陶艺作品接下来的制作流程。
但课程老师依然鼓励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简简单单的直筒泥条由此变得千变万化。
最后,小朋友们挂在老师身上,以此“挽留”课程老师……
愿这一次的陶艺课能够给孩子们内心播下一颗爱自然爱艺术的种子,愿孩子们都能在健康快乐中自如成长,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