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数据新闻的入口:故事之“光”
这忙碌的一学期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做项目折寿”这句真理。小组一起熬夜肝项目是快乐但也真实崩溃的。我们“厕所革命”项目组(听起来仿佛改水改厕中心)有着明确的分工:设计先行、记者随后、前端最后扛大旗。我作为设计和记者,在快乐抱前端大腿的同时,也愈发深切地感到迷茫:我不会代码,还能做好数据新闻吗?
偶然一天,我发现原来有不少人和我有同样的困惑:《要学多久代码才能做好数据新闻?这些美国高手的回答出人意料》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70744。这篇文章给我很大启发。“数据新闻界的‘男神’之一——迈阿密大学可视化教授Alberto Cairo,每当遇到这样的提问,总会这样说:‘任何关于代码的问题都不要问我,我不会写代码。’他每学期的可视化基础概念课,也都是这样开场的:‘无论交互还是静态的可视化报道,原理是一样的——故事第一。’”文章如是说。
出走“半生”,再回头看我们熟悉的Alberto的教诲,我突然产生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感受。像卷福一样在Mind Palace里扔掉杂乱的障碍物,扔掉关于数据驱动和代码实现的迷思,最终摸到的入口本就该是“用数据讲故事”。只不过后来堆砌的杂物太多,遮住那束光了。
Part 2: Dear ME Data
文章里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讲述数据与故事的关系,教我们如何讲好数据新闻。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我们曾惊叹过的“Dear Data”作品。我摸到了项目网站,拜读了她们五彩斑斓的明信片,一个构想在脑海里清晰了起来。我心想,这个月的blog有着落了。
source:Dear Data事实证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发光的金子也不会只有一个人能看到的,要捡得趁早。在我产生想法的24小时后,薛老师就发了对Dear Data的案例赏析……不慌,过去的24小时我还是做了点事情的。借点金子的光,我制作了一个我个人的Dear Data,我把它命名为:Dear ME Data。
在Dear Data里,两个作者分析了很多件生活中的小事,例如微笑的次数、开门的次数等等。于是我也想分析分析我的日常。我挑选了微信这个我最熟悉的应用,展开了数据视角的探索。
作品的题目暂定为:《一个无聊的人》(全读者群征集题目)。
成品如下:
《一个无聊的人》by 我这个小作品讲了什么事情呢?我是怎样制作的呢?从中又能发现什么“数据故事”呢?且看下文分解。
Part 3: 我到底有多“无聊”
解构一下《一个无聊的人》的诞生经过。
调查内容:我每天发了多少条消息(尤其多少句废话)
调查时间范围:2019.5.20-2019.5.26
调查对象范围:
1、“妈妈”——我妈
2、“30”——我的闺蜜,置顶好友
3、“吃萝卜的小兔子”——E218宿舍群
4、“我要变成万人迷”——用来说骚话的群聊(真包含于“只能存在一个性别的平行宇宙”)
5、“只能存在一个性别的平行宇宙”——顾名思义:“厕所革命”项目组(我好想改群名为“公共卫生间”)
(以上是五个我常用且置顶的微信聊天对象,我不甚严谨地打算用这五个的数据概括我个人在一周内的微信使用情况,whatever。)
调查方法:按群成员(或日期)查找聊天内容,数一数我自己每天发了多少条消息
以下是我的数据处理草稿:
数据处理草稿这一版数据草稿略不准确,后来又补充了一些数据,但最终版的草稿太“草稿”了,没有拍照记录的欲望。
在数消息数目的同时,我顺便数了一下讨论学习的消息数目、讨论其他正事的消息数目和我“哈哈哈”的消息数目,用不同颜色单独标了出来。我想探讨一下每天用微信到底都在聊什么。
做完所有的数据统计工作,大概花了我一个半小时(第一次后悔我好能聊)。
之后,我花了半小时思考用什么形式呈现比较好看而直观。
我首先确定了我需要强调什么内容。数据一共有这些维度:聊天对象、时间、消息数量、分类消息数量。最初设想一条消息画一根线,平行排列成柱状图。但这样无法找到既分日期又分消息类别的排布方式。于是想到将多维度进行拆分处理,将每一天的消息数量设计为单个组。想着画成蒲公英的形状很有趣,于是有了作品的雏形。
每个对象我发言的消息总数也有必要体现一下,展示我和谁比较亲密比较能聊,所以单独列一个柱状图维度勾勒出来。
还有表示我很快乐的“哈哈哈”数量也需要表现,但蒲公英球比我想象的还要密(天知道我画591根线有多艰难),所以也单独用横线的方式表示一下。
完善数据处理、进行各种思考过程、做完所有的设计以及将其付诸纸面,断断续续花了我两个小时。
所以整个作品的总时长约为4个小时,有些超乎我的想象。
成品还是很可爱的,我比较满意。那么我通过《一个无聊的人》发现了什么故事,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们来聊一聊。
Part 4: Data Dairy和 Story Telling
再看一遍《一个无聊的人》仔细阅读《一个无聊的人》这一作品,可以得出来这样几个结论。
1、过去一周,我和我妈的沟通频率最高,但聊学习和其他正事的消息也出人意料得多。通过表格,我可以回忆起来,聊“其他正事”最多的那两天,我在和妈妈商量改签机票和订酒店,而唯一提到学习的那个周六,我刚考完一场英语考试。妈妈真滴很严格。
2、我和闺蜜是最爱聊废话的。很少聊正事,扯淡频率极高。与学习有关的那一天的话题,是我考试前一天突然想问她数学知识点。但可想而知,她也没帮我解决什么疑惑。
3、我可能更习惯点对点聊天,在群聊里不是意见领袖的角色,可以看出,我在群聊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交流,低于和个人一对一的数量。看来群成员们都很默契,懂我在想什么,帮我把想说的话说完了。
4、宿舍群是讨论学习的好地方。但对比“万人迷”和“平行宇宙”,它们体现了明确的分工:“万人迷”是娱乐场所(22号发言最多的那天,我们在群里互爆黑照),跳跃到“平行宇宙”,我们便热爱学习努力工作。不过考虑到26号我们约了佳昕姐姐讨论项目,这一周群聊却很少互动,便大体知道我们的工作状态了……(不没有我们只是忙于复习和考试)
5、作为一个25号有考试的人,我这一周聊天兴致还挺高的……心态不错。
6、我印象里,和闺蜜以及群聊聊天总会感到愉悦和快乐,但事实证明我没有“哈哈哈”很多次,统计结果连我闺蜜也感到震惊。我真是一个深沉而高冷的人。
7、纵向对比,还可以知道我哪几天比较闲,哪几天专心学习减少聊天。但我还没有闲到一一列举说明的程度。
8、……
总结来看,这个作品就是一份“周记”,根据作品可以回忆起这一周发生的事情,每一天的心情,还有我的好友亲密程度。
打趣之外,这个作品也带给了我严肃的现实反思。
我画了591根线,前后一共4个小时。当我发了591条消息,其中70%是没有必要的、消磨时间的废话时,一句话假如需要我花5秒打字、编辑、发送,我已经浪费了我生命中的300分钟。这还是没有估量我和其他好友聊天的数据,以及刷朋友圈、阅读推送的时间。而阅读消息、跟上讨论、思考回复这些思维过程更会将我的注意力长时间栓在手机上。
手机自带的屏幕使用时间统计告诉我,我一周大约会使用手机54小时,其中打开微信大约32个小时。
可以这样说:这591根线,我画了32个小时。
Forest截图屏幕使用时间显示,我每天至少花4个小时在微信应用上。Forest软件显示,据不完全统计,那一周我平均每天专注学习(不用手机)5个小时。
可见,我每一天的生命远没有达到最大利用率,我每天在自我麻痹地满意于学习成果,实际上还远没有触到“勤奋”的边沿。
或许通过这一次Dear ME Data的尝试,我能够重新审视手机在生命中的必要性。这次小尝试确实存在不熟练与不严谨,但我希望它在我身上能够产生意义。
The End
《一个无聊的人》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尝试,我get到Dear Data作者们的乐趣了。制作作品的过程让我觉得上瘾、有趣,也一直期待它能呈现出来些什么。其实在成品之前,我没有预设结论。我不知道会有什么故事,也没想过需要复杂的设计乃至交互呈现。我所做的只是找到兴趣点或者切入口,想办法将数据呈现出来,然后再观察规律和故事。这才是我一直喜欢的操作方式,喜欢在视觉化之后发现背后隐藏的故事,并反馈给我更深刻的思考。这或许能摸到一点数据新闻的本质了:用数据讲故事。
当然,“用数据讲故事”是数据新闻的目的,故事呈现还是需要技术支撑。代码这道坎儿是绕不过去的……
也有想法有空继续把Dear ME Data操作下去,but who knows?
By J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