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62  杨修之死

#262  杨修之死

作者: 李冉升 | 来源:发表于2019-09-30 00:59 被阅读0次

    别老耍小聪明,你身边有的是高人,默默的注视着你。

    什么叫聪明人?实验,采集数据的叫做科学工作者,但从浩如烟海的数据里,找出规律的,只有少数人。而这种规律,又分很多种,有临时的,那就叫小聪明,有长久的,那就是定理,定律。

    1)定理,定律。得到真机灵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你生来聪明,脑子好使,又勤于思考,越发好使。另一种,是人类文明的整体前进(可以得到高人指点,就能抹平不对称)。总有少数人,能推出定理,定律,把文明的基础往上垒,从而使得每个人都受益。但实际上,后者属于大家都有,大家都有就等于大家都没有,你也就无法享受到超额利润了。抖来的机灵,就像人家把内功输给你,你瞬间很膨胀,也许一天,也许两天,但时效过了,你还是你。交易这事上,教了你一两次,你也不会,事实上,能做的,往往是以前做过的,人家本来就是个中高手,听了会心一笑。

    2)小聪明。所有取巧的本质都是算计人心,你看三国演义,玩来玩去,无非玩弄人心。应试技巧也不外如是。在我们的文化里,算计人心是个贬义词,大家都更认同勤奋,起码明面上如此。

    栗子,什么叫临时的呢?聪明学生不怎么学习总拿高分,这些都是小聪明。在特殊场合下,它似乎让你很惊艳。就像旁边有个老司机教你开车一样,长期来看毫无疑义。人类绝大多数的才华都体现在小聪明上,我们要追求亘古不变的真理。

    取巧的临时应用和栗子:做过选择题的学霸们应该对我下面这番话深有体会,就是大部分选择题里的很多选项,都可以直接规避。这个规避不见得是利用了知识点,有时候,就是利用你对人性的掌握。你想嘛,出题老师他在出一道题的时候,一定怀着某种目的。很多时候,即使我们一个知识点都不知道,单凭人性,也能揣测出哪些选项肯定不是答案。这里面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去揣摩出题者的心思。只要你有目的,你的这个目的就会在题目的表达里,和答案的分布上,露出蛛丝马迹。《杨修之死》太过于聪明的人,猜透了别人心思,不要说出来,否则对人有威胁感。多疑的人更是如此。普通人,升为高校校长,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尤其是背后没人,也没有教学实力的,你可想而知,在其他方面,他绝对是个人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62  杨修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xc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