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一共 20 多讲,所以在任意时刻,不同篇章会处于不同的阶段,很像我们开发产品时,多个分支并行的情况。所以,我们一起约定了协作的方法,这里只说一个版本号管理的小点,我们把所有的内容都完全在线编辑管理,我的初稿会叫作 0.5 版,然后极客时间的编辑反馈完毕,会改为 0.6,我再改为 0.7,小修小改会增加诸如 0.71 这样的版本号,以此类推,到了终稿,我们会定义为 1.0 版。
随着这门课程内容的逐步成型,比如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大框架和每一篇的主题,初稿基本都定了,我就会开始思考更后面的事情,比如这门课里提到的产品服务系统,简单分享一下。
这门产品创新课,其实只是一个小产品,它会是将来一个产品服务系统里的很小一部分,它主要承担的是 2C 的线上交付,2C 的线下交付呢,会在这门课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内容,变成我的第四本书。而所有 2C 的交付,属于更大体系里的引流部分,在落地到 2B 的深度服务类产品上去,比如企业咨询的业务、创业孵化的业务,毕竟,仅仅靠几个小时的在线音频学习,只能管中窥豹地了解一些片段。
然后,我会通过这些 2B 的业务,积累更多更精彩的案例,梳理出更靠谱的方法论,再转化为 2C 的内容呈现,以此,形成我整个产品服务系统的闭环。
产品创新的价值
苏杰老师认为产品创新的价值一共有四个层次:
- 发明价值
发明价值是能被称为创新的最基础的前提,也就是说你得弄点世上原本不存在的新东西出来。
我对发明和创新这两个词有着不同的理解:发明,只需要东西新,但创新,还需要“有用”。
有很多被发明出来的科研成果都被束之高阁,只能在实验室里等待适合的应用场景,你可以说它们有发明价值,但暂时还不是创新。因为它们还没有没找到用户价值。注意,这不是说科研不重要,科学研究当然很重要,如果拉长时间的尺度,你会发现底层的发明经常能带来重大的产业变革。只不过,在商业环境下,我们做产品,不能局限于发明价值。
- 用户价值
任何一个产品要达到第二层价值,都不容易。毫不夸张地说,每年上市的新产品中,有 90% 都缺乏用户价值,是“没人需要的新玩意”。
可你该如何达成用户价值呢?
这需要我们去理解用户、去深挖需求、感受场景,分析竞品等等,这叫想清楚;再把问题转化为合适的解决方案,多快好省地做出来;还需要推出去,让尽可能多的目标用户用上我们的产品。这是做好产品创新,最最基础的标准动作。
- 商业价值
有用户价值的产品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没法赚钱盈利,它们要么靠团队的情怀加资金积蓄、要么靠一个更大组织里的其他团队来输血、要么靠风险投资人对未来可能性的认可。
但这些都只能短期解决问题,长期来看,是无法支撑的。所以,一个可以长期独立生存的产品,一定要有自我造血能力。没法创造商业价值的产品,只能是一个真正的闭环产品的部分模块。
一个产品是否有商业价值,也是评判一个产品人是否具备“端到端”能力的标准之一,在大公司里做产品总监、甚至产品副总裁,也未必能训练到这个能力,但要自己创业成功,必须具备这个能力。
- 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在于,一个产品不但自给自足,还产生了正向的外部性影响,可以让更多的社会角色受益。
产品有了社会价值,也就意味着,它在该领域的生态中,占据了相对重要的生态位,不那么容易“死”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