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有一位60后的同事,姓秦,我们都叫他秦老。称呼他为秦老,他不高兴。后来,领导跟他说,称您为秦老,不是因为您年纪大,而是因为您是我们的带头人,是榜样,这是对您的尊称。这样一说,他才高兴了,不然,谁叫他秦老他和谁急。
秦老业务能力精,虽然他方法老套,但效率高,领导也认同他。教学中也不特别要求他用多媒体上课。一个是出于对老教师的尊重,一个也是不想难为他,他都快退休了。用到现代技术的地方,大家你一把我一把就帮他做了。
这学期,换新领导了,是个年轻的女领导。开学第一天,新旧领导召集大家开会,交接工作。会后,按部就班,各就各位,一切都正常运转起来了。
一天,我刚到办公室,就看到秦老一脸的不高兴,一看见我进来,他就对我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没有礼貌。”
我说:“怎么了,秦老。”
“你看看工作群里的通知,这新领导竟然对我直呼其名,而且用的是命令的口吻,不管怎么说,我也比她年长几岁,这样直呼其名,总觉得有点别扭!”
我也觉得年轻人太不像话了,哪能直呼老教师的名讳呢?
我打开QQ看,“@秦建 你来开一下办公室门。”
我看到这样一条信息,着实吃了一惊。且不说“@”的功能如何,单就领导发的这条信息,乍一看,还真不舒服。
我说:“秦老,拿出手机,我说,您摁。”
秦老说:“摁什么?”
我说:“您照我说的摁就可以了。”
我让秦老长摁我的头像,说到:“秦老,手指放开,您看对话框。”
秦老说:“我摁你的头像,这里怎么会出现你的名字?”
我说:“群里人多,消息多,如果要发给个人,除了私聊以外,还可以在群里用@功能,直接针对个别人,这样就可以及时通知到个人。”
秦老听我这样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虽然“@”能够迅速快捷地,在众多成员和海量信息中定位到个人,但在实名制的工作群和家庭群中,有直呼其名的“嫌疑”。比如在实名制家庭群里@父母,一眼看上去就是直呼父母的大名,从传统尊卑思想来看,这的确是对父母的大不敬。当然我这里的“卑”并不是“卑微,低贱”的意思,而是“长幼有序”之意。50后,60后的人是无法接受的。70后的部分人可以接受,有一部分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估计也不舒服。
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古时候写字,写到长辈名字里的字,都要避讳。要么用谐音字代替,要么少写笔画,非写不可的,长者的名讳要写得比其他字大一点,或者位置要高一些。现代没有那么多讲究了,但最基本的尊老爱幼是不能少的。就如今天秦老跟我说的这种情况,新领导只要在@之后加上“老师”两个字:“@秦建 老师”,这样看起来就舒服多了。还有,对长者说话一定不能用命令的语气,可以还改用商量的语气,或者用请求的口吻来说,听起来不那么生硬,容易让人接受。“@秦建 老师,能不能麻烦您来开一下办公室的门?”
这样就顺耳了,秦老也不会因为这样一句话弄得心里不高兴了。
代沟还真是个问题。也许新领导当时事情多,没顾上这些问题,而且对8090后的孩子来说,这个没有什么奇怪的啊。因为秦老不知道@能够直接快捷定位,他看到的是年轻人直呼他的名字,而名字前面那个符号“@”,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不清楚,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结局。最后弄得年轻人无意中让老同志不高兴了,当然老同志也不会因为这么一件事去找年轻人理论,但心里总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传统思想与现代科技并不冲突,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注意些细节问题,这样的场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其实,不管工作上也好,家庭成员之间也好,我们需要@老年人的地方并不多,所以,完全可以打电话告知。特意打电话交代,其诚意要比在微信群、QQ群里“@”要好得多。打电话不仅可以显示出诚意,而且对要传达的事情也能表达的更清楚。
在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我们要顾及到,身边被隔绝在网络以外和游离在网络边缘的这部分群体,他们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也可能是爷爷奶奶,或者是邻居。当我们享受着各种网约服务的时候,也许我们的父母在挤公交地铁,也许他们下班回家后,不管多晚还得到市场里买这买那,而我们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网购,网约车,各种外卖小吃,便可按要求送到家里来。快捷,省事,省时,省力,多好啊。
对于我们身边不会用@功能的,不会打滴滴车的,不会点外卖的,不会网购的,我们不应该取笑,而是要教会他们运用这些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不要让科技加深两代人之间的鸿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