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她流浪14年,走过54个国家,永失挚爱后自缢身亡:生命的终极意义

她流浪14年,走过54个国家,永失挚爱后自缢身亡:生命的终极意义

作者: 江晓白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7:05 被阅读90次

    文|江晓白

    电影《返老还童》(又名《本杰明·巴顿奇事》)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可以悠闲地坐在河边;有些人,会被闪电击中;有些人,会音乐;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是游泳健将;有些人,懂纽扣;有些人,懂莎士比亚;有些人,是妈妈;有些人,是舞者。

    浮世三千,众生百态。

    追求万人景仰、钟鸣鼎食的,有之;钟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也不乏其人。

    每个人都在想尽办法,按自己的逻辑去追求人生。

    但有这样一个女子,她披长发、着白裙、逐黄沙,在撒哈拉沙漠上闲庭信步,她说: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她还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

    这个女子,便是三毛。

    她用48年的生命,诠释了生命广度和宽度,活出了世人十世的风采。


    01、“叛逆”的三毛: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

    1943年,正值烽火乱世。这一年3月26日,三毛出生在山城重庆。

    三毛的父亲陈嗣庆,是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高材生,母亲缪进兰,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

    两位一生颠沛流离的知识分子,把对“和平”的祈望寄托在三毛身上,给她取名陈懋(mào)平。“懋”是家谱上属于三毛那一代的排名,“平”取天下太平之意。

    不料,三岁时,还是小小孩童的三毛,嫌“懋”字繁琐,索性将其去掉,自称“陈平”;至此,宠爱她的陈嗣庆也不得不将三毛弟弟们的“懋”字拿掉。

    俗话说“三岁看八十”,一场“改名”闹剧三毛的不拘小节初现端倪。

    《史记》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三毛完全不为此所界定,她只遵从内心。

    作文课上,老师布置的题目是“我的志愿”,三毛兴奋挥笔:

    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

    这当然不符合普世价值观的设定。老师气得大拍桌子:

    “将来要是拾破烂,现在书也不必再念了,你对不对得起父母?重写!”

     三毛含泪把理想改成了“做医生”,老师批了个甲。

    作文被强迫修改,但心之所向、志之所趋,只需静待时日,便可长大参天大树。

     

     02、“叛逃”的三毛:一个数学得零分的才女

    数学,一直是三毛倍感棘手的难题。

    上初二时,为了让分数不那么难看,她琢磨出,老师每次用来考试的题目都是从课后习题里抽调出来的,于是,她将那些题目反复做上几遍,然后将答案牢记在心。

    凭着小聪明,她接连获得了好几次满分。

     老师当然不相信,当场给了一张满是方程式的试卷,单独测试。

    三毛毫无悬念地拿了零蛋。

    老师的惩罚极具羞辱。她用墨汁在三毛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大蛋。”

    全班同学嘲笑汹涌,13岁的三毛泪流不止,她自此开始厌学,而后开启了长达七年的自闭生涯。

    她“叛逃”了。

    逃学的三毛,另外觅到了一个好去处——图书馆,她在那里读《儒林外史》、《今古奇观》、《阅微草堂笔记》、《人间词话》等等文学著作。

    也读现代文学。波特莱尔、里尔克、富田藏雄、惠特曼、意识流、自然主义等等,给她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一段时间的厚积薄发后,在老师顾福生的鼓励下,三毛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发表了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惑》。

     从此,她找到了毕生所爱一—文学。

     后续,她又发表了《秋恋》、《月河》、《极乐鸟》、《雨季不再来》、《一个星期一的早晨》等等。

    16岁到22岁,是三毛的“雨季文学时期”,这些作品见证了她的成长,也帮她一点点走出了自闭。

    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03、“追爱”的三毛:为了嫁给你,我可以少吃点

    1967年,三毛只身前往西班牙留学。在这个热情的国家,她遇到了荷西。

    彼时,三毛在马德里上大学三年级,而荷西还是一名高中生;年龄上,两人相差8岁。

    但,阳光帅气的荷西,一见伊人即沦陷,经常逃课来看三毛。

    三毛一次又一次下逐客令,荷西依然故我。

    他无比虔诚地对她说:“你再等我六年,让我念四年大学,服兵役两年,六年一过我就娶你,好吗?”

    6年后,1973年7月,他们在撒哈拉的小镇阿尤恩完婚。

    荷西问三毛:“你要嫁一个‘挣多少钱’的丈夫?”

    三毛说:“看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顺眼的话,亿万富翁也嫁。”

    荷西说:“说到底,你还是要嫁有钱人。”

    三毛说:“也不是,如果是你的话,吃得饱就好。”

    荷西说:“你吃很多吗?”

    三毛说:“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他们的婚礼从简从朴。没有婚纱和鲜花,也没有婚车和祝福。

    两个人走路去结婚,三毛却高兴极了,恨不得大声告诉全世界:“我是最快乐的新娘。

    女人最美的样子,就是嫁给爱情的样子。

    两人结婚后,生活过得清贫,一个床垫、一块草席、一个锅、四个盘子、四个碗就组成了他们的家。

    三毛将这个简陋的小家,装扮得犹如艺术殿堂。

    给粗陋陈旧的桌子铺上白布,给时而昏暗时而罢工的灯泡套上具有中国风情的纸糊灯罩;拿棺材板做靠背,用花布缝沙发;从垃圾堆里捡回废轮胎,洗干净,放上垫子,朋友来了抢着座。

    三毛把拮据的日子过成了诗,一箪食一瓢饮,活得自在无比。

    她乐呵呵的给荷西做饭,哄他:粉丝是初春的雨,还没下下来就被冻住了,山民受了来卖钱换米酒喝,所以很珍贵哟。


    04、“潇洒”的三毛:一生活得热烈又张扬

    天妒有情人。1979年9月30日,荷西潜水意外死亡。

    荷西走后,三毛的人生彻底走入黑暗,她想过要自杀和荷西黄泉赴约,幸好父母赶过来陪伴,才阻止了这一切。

    挚爱的人走了,家也就散了。每一个夜晚,三毛独坐等待黎明。

    杜鹃啼血般煎熬了12年,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台湾荣民总医院自缢,至此,48岁的美好生命,仓促落幕。

    纵观三毛的一生,这个真性情的女子,一生追逐爱与自由,一生自由洒脱、无拘无束。

    很多人羡慕她能够遵从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也有更多的人,在她的文字里体悟出爱、浪漫、善良和欢乐。

    北大教授张颐武曾说:“三毛的成就主要不是在文学上,而是在生活方式上。

    我深以为然。

    关于梦想,她清醒坚韧,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并一以贯之去追寻;

    关于爱情,她真挚勇敢,很用心地去爱人,也很懂得被爱;

    关于生活,她潇洒热烈,既拥有诗和远方,也能在绝境中化腐朽为神奇。

    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唯一契而不舍,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有人蝇营狗苟,毕生所求不过是“起朱楼、宴宾客、娶娇娥”;

    有人心怀家国,一生荣光依托于“苟利国家生死以”;

    而有的人,心如止水,十万八千里走过,衣袂翩翩,初心不改。

    三毛属于后者,她活得张扬、热烈、潇洒、自我,如渺渺青空、浩浩大海,平静、安详又淡泊。

     有诗云:你走了,人间就冷了。

    愿人世这皎皎明月,永照伊人情缘尘归土……

    -全文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流浪14年,走过54个国家,永失挚爱后自缢身亡:生命的终极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db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