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故事,我最早是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上看到的。当时的晋文公重耳为了报答楚王之前的恩情,主动在晋楚交战时命令部队向后撤退90里(1舍为30里),这样就退到了城濮这个地方,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将在这里上演。
根据史籍记载,晋文公赢得了战争,并因此成为春秋时代又一位名副其实的霸主。
晋文公能取胜,其实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通过主动撤退,让劳师远征的楚军更加疲惫,这是战术上的胜利;同时兑现了昔日对楚王的诺言,这是道义上胜利;通过后退,晋军找到了有利于自己作战的地理位置。正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战争胜负已然注定。
有时候,后退一步并不是软弱地妥协,而是理智地抉择,这就是“退避三舍”教给我们的处世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