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作者: 越自律越成功 | 来源:发表于2022-11-24 18:52 被阅读0次

  20世纪初的美国财政部长威廉·麦克阿杜,曾说过一句话:

  “你不可能用辩论,去击败无知的人。”

  的确,一个人的无知,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一时的争论不仅不会改变他的无知,还会让我们变成和他一样的人。

  只有不争辩,才是最佳的取胜方式。

  古时候有位商人,拿着一筐茶叶进了一家茶铺进行验货,店内伙计仔细查看后说道:

  “叶子又薄又亮,就像银线一样,是上好的白茶啊。”

  为了说服商人,伙计还拿出了店里的样品。

  但商人却始终不相信,坚称自己拿的就是普通的散茶。

  于是两人在店内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了一起来,商人情绪越来越激动,甚至还出言不逊地诋毁茶行。

  两人的动静,引出了茶铺掌柜,商人知晓掌柜是业内的行家,便又拉着掌柜进行一番理论。

  等商人说完,掌柜看了一眼茶叶,云淡风轻地说:“您说的对,这就是普通的散茶。”

  话罢,商人开怀大笑地离开了茶行。

  伙计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说假话呢?那明明就是上等的白茶,是他有眼不识泰山啊。”

  掌柜回答说:“你既然知道他是外行人,又何必与他争论,你说再多,他都不会相信,继续争论下去,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就是卡耐基曾说的:

  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你想通过争论,来说服对方,可到头来,却只是白费口舌。

  过度的“争论欲”,不仅不会让对方改变自身的想法,还会让我们自己在无形中掉了价。

  真正的强者,从不需要用言语争论上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清者自清,强者自强。

  越是厉害的人,在与人意见相左时,越懂得退而不争。

  一时的退让,看似输了面子,实则赢了里子。

相关文章

  • 退避三舍

    重耳游历至楚,楚成王以国君之礼待之,二人甚为相得。一日,成王问重耳:“子若返晋,何以报寡人?”重耳曰:“子女玉帛,...

  •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

  • 退避三舍

    小朋友,你们听说过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吗?知道是什么时期的故事吗?现在一起看看吧。 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献公在宠妾...

  •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

  •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重耳逃亡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

  • 退避三舍

    潜水了好多天,今日母亲节,终于出水了! 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幸福开心,健康平安!!! 前段时间,深圳持续多雨...

  •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

  • 退避三舍

    20世纪初的美国财政部长威廉·麦克阿杜,曾说过一句话: “你不可能用辩论,去击败无知的人。” 的确,一个人的...

  • 晋国: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uì bì sān shè,是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

  • 成语典故-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公元前697-公元前628)在获取王位之前,曾为逃避父王晋献公的追杀,流亡在外19年,饱尝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退避三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ux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