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熟悉又最陌生的问题。
也许你会看一下时间,说现在是2020年5月20日 07:30,这就是时间。
没毛病,如果继续问:
什么是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
什么是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月。
什么是日,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
2020年5月20日 07:30表示什么呢?
从公元元年起,地球绕太阳转过了2019周,正在转第2020周;今年月球绕地球转过了19周,正在转第20周;今天地球的自转开始不久,太阳刚刚升起。
我们一直把地月日当做巨大的时钟,利用地月日的周期性运动计时,这是地月日系统下的计时方法,也是地月日框架对我们认知习惯的塑造。
如果跳出这个框架,在整个宇宙范围之内,我们该如何计时呢?
地月日的周期运动可以计时,手上戴的手表可以计时,铯原子的运动可以计时,所有周期性的事物都可以计时。设想一下,如果在空间中布满了计时器,会发现什么呢?
相对论的理论发现时间以各自的速度流逝,我们无法用一个时间表示整个宇宙的时间,每个天体系统都有自己的时间。
如果记录下每块表的时间比较一下,会发现越靠近大质量天体的地方,时间流逝得越慢。比如地球表面的时间比高空中的时间慢,太阳表面的时间比地球表面的时间慢,接近黑洞表面的时间流逝近乎停止。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难道古人早就有了某些相对论的时间观,难道天上有类似于黑洞的神奇存在。这只是笑谈,但时间流逝的不一致性,为时间穿越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在天上十年,可以穿越到地上的十年之后。
在相对论的认知框架下,三维空间与一维时间是一个时空整体。天体扭曲空间的同时,也改变了时间的流逝。
三维空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不可否认是确实存在的事物;一维时间同样看不见、抓不住,却很难说时间是什么事物。
和所有确实存在的事物一样,时间经历过从无到有的历程,从宇宙和空间诞生起,有运动就有时间,时间一直相伴万物的运动,以时间为刻度的宇宙历史一直演化至今。
我们在谈论历史,或谈论任何事情时都会用到时间,时间是三维空间之外的一个维度,是根深蒂固的认知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
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看,随着一维时间的流逝,三维空间中大大小小的系统和框架都发生着缓慢变化,框架之下的规律悄无声息地更迭。
在上百亿年的时间中,空间从奇点扩展到数百亿光年之巨;地球公转周期从曾经的412天变为今天的365天;地球自转周期从3亿年前的22小时变为今天的24小时。
地月日系统的生命是漫长的,花上数亿年时间搭建生命框架,留出数十亿年时间让生命进化。
人生不过百年,经历不过百个春秋,当你见证太阳为地球一百次转身,已经英雄迟暮,不复当年。
有花开长不过一年,有花开长不过一日,花开虽美,却只昙花一现。
百年一生死,一岁一枯荣。
人生如花开,绚烂而短暂。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故有黛玉葬花,生命怜惜生命;宝玉听闻,不觉恸倒山坡之上。
生命无不为之动容。
燃尽自己生命之后,无论地球上发生过什么,地月日系统将走向终点,太阳终将归于寂灭。
时间不曾为生命有过片刻停留,万物奔向各自的未来。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总结一下:
时间是一个维度,与三维空间共同构成的四维时空是一个整体;
空间有实体,时间没有实体,无处不在的时间存在于根深蒂固的认知框架中;
在时间轴上,空间中所有事物,从空间本身到生命,都在悄然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