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不争得失
《菜根谭》里说到:“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一个人对名利得失计较的程度,决定了人生通道变窄的速度。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争朝夕名利,争百年。
北宋时期,欧阳修位高权重,他的职位,相当于一国之宰相。一次,皇帝要给《新唐书》署名。
按照以往先例,一部书籍的修撰者,只会写官职最高之人的名字,也就是欧阳修,其余的人,即便参与了本书的修订,也不会有署名。
这是硬性规定,所以大家也不会说什么。可是这本书,“列”和“传”的部分,是翰林学士宋祁负责修撰的。尽管宋祁官不如欧阳修,但他也是有名的文学大家,还是欧阳修的长辈,欧阳修平时也对他敬重有加。
所以,欧阳修不愿意独自霸占功劳,便上书皇帝,希望“列传”部分写上宋祁的名字,皇帝对其行为大加赞赏,同意了这一提议。
后来,宋祁得知此事,很是感动,对欧阳修更是多了几分敬佩,其他官员也连连称赞。有这样一句台词:“有时候不争,比会争之人幸福多了。”人活一世,不论争什么,最后都是空空如也。
不争,也是一种豁达和大度,修炼自己,也成就他人。
很多时候,成年人最大的愚蠢,就是无视身份与场合的争辩。
不争,并非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审时度势,因事而异的智慧和气度。
不争,并非懦弱无能,而是一种高瞻远瞩,以弱胜强的眼界和格局。
不争,并非毫无追求,而是一种洞察本质,恰如其分的处世之道。
争与不争,注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