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过去五年中,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
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滋生了一批新中产阶层。然而,新中产并非只有光鲜,在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新中产也有他们的烦恼和焦虑。这些焦虑,看似由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构成,但在背后却亦有规律可循。
也是在过去几年中,很多人发现,通过生活空间管理,能够有效应对焦虑情绪。生活空间管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生活空间,也成为人们应对焦虑的最佳基础。
新中产和中产焦虑
从2020年开始,在多个经济研究机构发布的分析报告中,对中国新中产阶层做出了这样的定义:25-40岁之间,身处一二三线城市,月收入过万,拥有一套以上房产,消费能力和意愿均处于中高水平。
看似光鲜的中产生活,实际上并不缺少烦恼。这些烦恼不尽相同,它们可能来自职场、来自家庭、来自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媒体指出,新中产其实并不如表面上那么“光鲜”,反而更为“挣扎”。他们想要保住现有阶层并向上攀登,会为职业前景而苦恼,为经济收入而焦虑,为子女教育而忧愁,日常强压的工作也让他们健康堪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撰文指出,中国的中产阶级如此忙活,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孩子,而忙活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害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危机中不断精进
中产阶层烦恼的汇聚,催促人们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情绪出口。这也是中产阶层的生存原则:在繁忙中保持自我,在危机中不断精进。在所有解决焦虑的方法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空间,成为了近年来最热门的关注点。
生活空间管理的概念源自收纳美学。收纳起源于美学爱好者对生活方式有了美学意识,从而对空间美学有了进一步设计要求,美学爱好者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中美的点点滴滴,追求关于美的一切事物。
生活空间管理意识源于择物观念,慎重地选择、认真地对待、科学地收纳,以生活美学为主题,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
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活空间管理不单单是家务整理层面的意义,而是为心境带来更多改善,才逐渐催生和扩大了生活空间管理的市场。
生活空间管理服务日趋完善
近年来,生活空间管理市场在不断扩大。有研究指出,中国的生活空间管理市场已经达到万亿规模。庞大的市场空间,让供给侧主动完善,提供服务的机构和服务人员水准也在逐年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空间管理原本就面向中高收入群体,高质量服务高净值人群,意味着从业者也可获得不菲的经济回报。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催生了不少新的舆论热点,比如“一单收费10万元,年收入过百万”——生活空间管理师已经成为新的高收入职业。
另一方面,市场的火爆也须有相应的宏观把控。从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到服务提供者的日趋规范,都在保障着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9年,生活空间管理教育教学研修中心在北京成立,为学员提供正规培训和权威认证,标志着市场供应的进一步成熟。
人们相信,随着人们意识到生活空间管理成为现代生活的刚需,市场将会越来越大,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也将借此进一步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