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而有力量的阳光穿过玻璃窗,洒在小华向着窗户一面的身上,就好像母亲的手在轻轻地拍打着。不一会儿,窝在座椅上打算午休的小华就睡着了;只留下一串哈喇子在拼命地打湿一片衣服袖子。
小华是个勤于思考的人,醒着的时候他在思考,睡着的时候他似乎也在思考。他想起这几天的种种往事,不觉得一阵微笑浮现在脸庞;这种微笑代表着一种充实,一种满足,一种解脱。
五天前的晚上,小华的老婆莫名其妙地和小华吵了一场冷不丁的架。闹得小华在当天晚上完全没有心思睡觉,他感到无限的烦躁和无限的焦虑。躺在床上的小华翻来覆去,他再怎么用心的去思考,都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怎样做才能挣到更多的钱?
这个问题令小华感到无助,无助过后是一阵愧疚,愧疚过后是一阵迷茫,迷茫过后是一阵空虚,空虚过后又是一阵无助......
终于,再也憋不住了!愤怒的小华决定起来写一篇隆重的文章,题目就叫做——《不想多挣钱的程序员都有罪!!!》,以此来表达他内心的负罪感,谁不想多挣几个钱呢?这话难道还用他老婆通过吵架来告诉他吗?
自打从北京这种超一线城市回到宁波这种三线或者四线的城市后,小华的内心就时不时的感觉到遗憾;在苹果公司每年举行新品发布会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可有什么办法呢?已经回来了;眼瞅着一万多的iPhone XS,小华心里恨的直痒痒,要是还在北京,这不就是半个月的工资嘛,可在宁波,可要两个半月的工资啊!
当初明明知道只有在北京这种超一线城市,程序员才能人尽其才,才能拿到所谓的高工资;可偏偏为了和女朋友不再过着异地分居的苦日子,小华还是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宁波。宁波有什么好呢?除了工资低的令人发指。但,两个人的甜蜜蜜似乎还是冲淡了小华对金钱的欲望。
这深更半夜的,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愤恨,不能肆无忌惮的发作,毕竟女儿明天还要上幼儿园呢。那就奋笔疾书地写吧,只有把这种难受的心情告诉438个公众号的读者,才能聊以安慰小华受伤的心。
一早醒来,小华发现微信里面多了许多许多的信息。
有一条是他现在的老板发的:都开始找工作了,怎么不早点给我说?小华思考了片刻,想出了回答的对策:深更半夜的,有啥好说的,明天见面再聊。
还有一条是他之前的领导发的:有时间过来聊一聊。看到这条简短的信息小华激动异常!其实,小华早已经有回去的打算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因为3年前走的时候,小华走得过于决绝了些,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小华的内心始终感到深深的歉疚。现在机会来了,小华的脑袋在飞速地运转着,就好像准备换挡的变速箱。“好。”想了好一会的小华终于憋出了一个自认为最佳的回复。
晚上9点的时候,一个远在成都的高中同学小岳打来了语音。小华犹豫了一会,还是接了:
“小华啊,咱都12年没见面了吧?”
“高中毕业后就没再见过,你还是一口纯正的宁海县口音啊。”
“你也没变嘛。我经常关注你的朋友圈,看你微信发的信息都挺文艺的。”
“见笑了。听之前的一个同学说你在成都混得挺不错的。”
“还行还行。你知道我学画画的,大学毕业后就来了成都。最开始的三四年,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四千,但我楞是攒了二十多万,然后在成都买了一套学区房。”
“厉害啊!”
“之后,因为公司发展的原因,我又到深圳发展了几年;这几年开始和公司转为合伙人的关系,一个月净开销得在两万左右。”
“看来你真是发展的挺好的。”
“你应该也不差吧”
“和你比不了啊,看来你已经跑在我前面很长一段距离了。”
“这些年,在外面跑,认识了很多大厂的人,比如腾讯的、华为的,眼界也开阔了不少,思想和看法也就发生了很多改变。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是为那些像王府井、丹尼斯这种大型商场做营销方案......”
“老同学啊,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后,我发现我已经被你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啊。”
......
语音结束后,小华留意了一下微信的提示,差点被吓到,他竟然和同学聊了89分59秒;好久好久没打过这么长的语音通话了。小华意识到:曾经那些和你结伴走的人,用不了几年就能把你甩在身后——领先的人可能吃了一种叫“鞭策”的药丸,他们被所处的圈子感染着,被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牵引着;而有的人被舒适安逸拽着停下了脚步;同学小岳属于前者,而自己属于后者。
有点悟道的小华决心要做出改变:
首先,小华联系了出版社的编辑,询问书稿的进度,得出的回复令他感到振奋:
小华老师,编辑工作已经步入正轨,第三章马上结束,整理一下问题就需要您解答第三章的疑问了,后面会按进度编辑了, 11月份应该就能编完。我们这边加紧工作,争取书籍早日出版,为您求职助一臂之力!
其次,小华联系了他大学的同学,问他们有没有组建一个接私活的团队(小华已经想好了团队的名字,就叫“青苗科技工作室”)的意向,得出的回复令他感到很有希望:
巧啊,我正好也想组织一个,咱俩的想法一致,我也不想给别人打工了,想做点自己的事情。咱们可以把手头的资源共享起来,然后把它们做成产品化的东西,可以重复卖。我拉上小龙,他正好也在做私活。
然后,小华联系了他之前的领导,问他那有没有可以承接的私活,得出的回复令他感到好日子就要来了:
最近有一个新闻门户的网站要做,这项目没什么利润,你要是愿意接的话就权当是积累项目;最近我正在谈一些项目,涉及到IOS和安卓,看到时候你组织的团队能不能接下来。
再然后,小华花了66块钱加入了一个“就聊挣钱”的知识星球,是行业前辈“纯洁的微笑”组织的,他希望在那里启发一些挣钱的灵感——正所谓“少谈些情怀,多挣些money。”
......
对于小华来说,能立即改变收入现状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接私活,没有其他。私活虽然是挣一些辛苦钱,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先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团队!
这个团队不仅可以共享彼此的领先的技术、资源、想法,还可以在前进的路上结伴而行。不就有一句俗话叫做——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可一个团队的力量应该是无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