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主义,是学说理论的另一代名词。
学理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种工具。
没有学理作为工具,我们研究问题就像王阳明对着竹子坐着“格物”,是没有结果的。
胡适认为,20世纪20年代的人,谈论主义的太多,而研究问题的太少。
其,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懒字。
懒的本质就是避难就易。
高谈阔论主义的人,不研究问题的人,就是懒。
在公众面前谈论主义,很容易。
随便拿几本著作来读,选取一些经典的语句在公众面前说,这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但是,这是抄书家,并不是社会的改良者。
有价值的思想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环节,都与研究者的经验能力,现实生活以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研究者从这些方面着手,其讨论研究的结果是对社会进步有意义的。
2.
这和只学理论不联系实际,是同样的道理。
理论学的太好,只关心书本上的知识,则有可能产生本本主义。
现在我们追求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做实事。
光说不练假把式。
只有在实践中去运用理论,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另一方面,只有在实践中去练习,我们才会不断的进步。
3.
不管是论文写作,还是公众号写作,都遵循这样的道理。
看了那么多论文文献和书籍,当你自己在word上码字的时候,却不知道写什么,无从下笔。
这就是实践的太少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写起来,从当下开始。
只有先写起来,后面才有修改、完善的阶段。
否则你拿什么去和老师讨论论文,让老师给你提建议。
公众号写作也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