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东莞的第一天。
东莞,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神秘且充满亲和力的。没有北京的高高在上,也没有家乡那样百废待兴。他海纳百川,驻扎了许多大公司大企业,也包容了各省市南下的打工者。像我这样,一看就是后者了。
或许是我所在的地方现代气息不太浓厚的缘故。这里的家家户户,大多会摆上一两座供着叫不出名字的神佛,道路上也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神龛。红色的油漆拼上点蓝色绿色点缀,神仙和他座下的莲花、白云、童子就模样分明了。有的神像上会洒些金粉,不论有没有太阳,都会熠熠闪光,散发着庄严和肃穆。
我家租的这间屋子,看起来年纪不大,大门却是一股古装剧的味道。一把古色古香的老钥匙,一个还镶嵌着旧式门闩的大门,铜铁环,朱油漆。让我这个出门一年,见惯了哈尔滨俄式建筑的南方人一见钟情。只是这个门很难开,可能是里边有些地方不灵敏,每次开门要费老大劲才能转动门闩。
门口跟全国各地一样,贴着对联。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说粤语是当下众方言里与中古音系最接近的方言,保留了许多入声字读音。而旧时写诗词的格律押韵等,基本又都是按中古音系来的。所以这里的楹联,读起来也别有风味。“彭城世泽,汉室家声”是我在一幢老房子前看到的。虽然乍一看不符合“仄起平收”的基本规则,但用粤语读,又完全契合了。
一池青水在我家门口稳稳地躺着,大概有好几百平米。池水四周能看到些花花绿绿的垃圾,池水本身也漂满了不知名的藻类植物,看起来就特别的绿。别的池子都能倒映蓝天白云,红墙黛瓦,到这里就只剩下清一色的绿了。池子中间有个木板通道,横跨东西。旁边是个老化篮球场,一些零零散散的旧式低矮楼房也分部在四周。
这里的天气倒是挺出人意料,我一直以为是能在马路煮鸡蛋的酷热,来了后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可怕。这边下雨时候多,天一湿就把热气都冲了个干净。但是比哈尔滨热,这倒是的确,毕竟是中国大陆的最南方。我时常喝凉茶解暑,一口咕哝下肚,暑热基本就解了大半。有时候还长长地吁一声,仿佛千万重的热浪,都在这声长吁里消泯无踪。
这几天我偷懒去了,因为答应别人要写文,所以写诗了不敢发,一直憋着。但是写文时又总是心有旁骛,一下子写这个,一下子又想写那个,导致一篇文章都没写出来,全是半成品。这几天有些浮躁,但是我想着也不能再拖了,我用写文理由偷懒太久了。于是今天就写了篇简单的更出来,水平也着实难以启齿,大家就当个笑点看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