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英语达人菩提树下读书
从《刀锋》到《悉达多》——自我寻求与自我得道之路

从《刀锋》到《悉达多》——自我寻求与自我得道之路

作者: 林间竹音 | 来源:发表于2017-09-30 18:34 被阅读195次

    我一直认为 《刀锋》是毛姆最好的作品。记得第一次接触毛姆是在高一的寒假以后,当时,沉迷于罗曼罗兰英雄主义的我经人推荐开始看毛姆《人生的枷锁》,然后去看他的短篇小说,渐渐喜爱上了这名在文学界被认为是二流作家,但在现实中拥有无数忠实粉丝读者的英国人的作品。从大学开始接触原版作品,一发不可收拾地读完了他的短篇小说全集、《刀锋》《月亮和六便士》《寻欢作乐》《面纱》等等,基本上把毛姆除了剧本和游记以外的作品都读完了。其中最喜爱的就是《刀锋》。不记得自己一共读了几遍,只知道自己对它是如此喜爱,以至于一个朋友读上外要写毕业论文求我帮忙,我欣然为她写了分析《刀锋》的全英文论文。当时,自己的重点是分析这部作品的宗教意义,大谈了一番基督教与印度教的比较。估计上外的教授们在宗教研究方面不是强项,因此这篇论文得以顺利被通过了,我的朋友如愿以偿拿到了毕业文凭。

    现在回想,我其实还是没有完全领会这部作品的真正含义。那是要等我接触到赫尔曼·黑塞的作品以后。前几年看到BBC的100本最佳小说清单,发现自己居然半数以上都没读过原版,马上去下载了这些作品,一部接一部地看。正好自己又在听波士顿大学一名教授的佛教课程,有一次在检点自己还没看过的书时,以为《悉达多》是释迦摩尼的传记,于是欣然开看。结果发现自己错了。

    悉达多其实是和佛陀同名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出身的青年,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已经饱读经典,名声大噪了。但是他感觉《吠陀经》和《奥义书》并不是他所寻求的关于人生的终极答案,因此他离开家庭开始向外寻找。他经历了苦修、与佛陀对话后放弃学佛修行、转而在红尘中沉迷于各种声色之道,在厌倦后与大河边的船夫作伴。那位船夫是名不寻常的得道者,他引导着已经是中年的悉达多倾听大河的声音,在悉达多无法弃绝对自己儿子的爱时关心他,最终悉达多寻觅到了自己追求的答案,使自己与宇宙融为一体,也就是最终得道。

    在《刀锋》里,主人公拉里是美国的一名孤儿,青年时代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最亲密的朋友在一次空战中为了救他而身亡,促使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在他作为战争英雄凯旋而归后,他不愿走平常人的道路,进好友爸爸的证券公司赚大钱,和自己青梅竹马的女友结婚给她提供富足舒适的生活。他过着常人认为是懒散的生活:凭着父母给他留下的一笔微薄的遗产,看了大量的书后他去巴黎,在那里的艺术圈里厮混了几年。然后跟着一个波兰的前骑兵贵族在法国的煤矿里干苦工,在德国的农村里打零工。然后他去了印度,在泰米尔地区向一位印度教的导师学习并悟道,最终决定放弃继续修行而回国。他捐赠了父母留给他的遗产,在纽约当一名出租车司机,以自己的言行去支持和引导曾和他有过同样困惑的灵魂。

    这两部作品,都是两位作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所作的,给人以殊路同归之感。至于两人的得道,这个具体是什么道,评论家对于悉达多认为这是东方哲学——老子的道、佛教中的声闻和缘决,这里都不一一赘述。而在《刀锋》中,拉里最终在毛姆美化版和简化版的印度教中寻到了他的答案:这个世界是无所谓恶,也无所谓善。他也不需要像教徒那样以脱离轮回为目标,而是希望自己能一次又一次地投入轮回,因为非此不能满足他无尽的好奇心。

    关于道这个词,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老子虽然说了:道可道,非常道,但还是忍不住在后面洋洋洒洒对道试图做出解释。倒不如康德更加痛快,干脆说物自体(thing-in-itself)是人类无法认识的。虽然无法认识,但是人类还是可以通过物自体所表现出的表象去感知。所谓的悟道,也就是每个人通过表象对于物自体的感悟,而自以为找到了人类的终极问题的答案。不管这是哪一种宗教,还是物理学的经典定律,还是哲学上的形而上,只要到达了悟的境界,自会给内心找到安宁,得到一般人很难企及的永恒的安全感。

    在不纠缠于悉达多和拉里具体是得的什么道以后,我关心的是他们得道的过程。悉达多是在饱读经典和苦修的基础上再经历红尘的种种声色欲望,最终又回归个人灵修的道路。而拉里则是从一个美国的懵懂少年,在参军复员后自己饱览群书后,在印度找到了他苦苦寻觅的答案。悉达多早已是造诣很深的印度教婆罗门,如果他不离家去寻求自己的道,那么他可能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印度教高僧。而拉里如果不是因为朋友之死,可能也将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是受人尊敬的战斗英雄,将进入大公司工作,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在正常人看来,这两个人都可以取得不错的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根本无需抛弃这一切而去寻求所谓的精神答案,简直是愚不可及。而他们偏偏就这么做了。

    我想:也唯有西方社会,才会出现这样的人物,并且会被文学家所歌颂吧。那里毕竟提倡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儒家社会不同。此外,古希腊哲学发展而来的实证主义、形而上和世界观也另一个重要因素。这两个人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不应该盲目地接受权威和经典,而是应该更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倾听自己内心的需要,然后靠着自己的努力去追寻答案。宗教、哲学和科学应该不是被孤立地去看待,只有将这三者融合,并结合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和体验,才能最终殊路同归,找到人类终极的智慧。

    如果没有自己的个人经历和体验,仅凭着经典和权威,是不可能得道的。他们能得到的,不过是他人的经验和体验,而他们也只会像应声虫一样地重复。也正因为如此,黑塞才会让悉达多历经红尘生活,毛姆会让拉里说出他宁愿无数次地经历轮回的心声。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不是释迦摩尼,你怎么能领悟他所说的超脱轮回?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并不像他那样,曾经是万人之上的王子,已经娶妻生子,位于社会阶层的顶端了。我们并未经历过什么叫做淡泊名利,那是要历经繁华,并且还有能力享受这种繁华的人才有资格去说并且去做的。如果你还必须为每天的面包奋斗,劝你还是继续好好工作吧。

    最后再提一下这两部巨作的艺术特色。《悉达多》被翻译成英文,用的是比较古雅和古老的英语,读起来像是在读钦定版的圣经。这也符合这部寓言小说的特点。而《刀锋》则完美地体现毛姆一贯的风格:从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将书中人物的种种可笑之处暴露在读者面前。且当他描绘拉里这一不同寻常的人物时,他像《月亮和六便士》中描写高更一样,通过各个人物与拉里的联系而把后者完整地表述出来。必须承认拉里是比高更更加难写的人物,因为他太完美,太理想化,因而总显得有点不真实。不过毛姆在书中将其他所有的平常人物都描绘得非常成功,这一点点的瑕疵不会影响这部作品的伟大。

    当我们从事着每天平凡琐碎的工作时,不要气馁,也不要忘记停下来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和人类的终极问题。这毕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有当我们也像悉达多和拉里那样不断在生活中不懈追求时,我们才有可能获得内心真正的安宁,也就是永恒的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刀锋》到《悉达多》——自我寻求与自我得道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dn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