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经验贴,说孩子长大以后的择偶标准会被自己父母的相处模式影响。
如果父母相处和谐,家务一起做,不抱怨,不推诿;遇到问题有商有量,共同解决,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大多自信,有主见。
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摔东西,冷暴力,在这样环境离长大的孩子,大多胆小,害怕与人交流,长大后抗拒婚姻。
研究表明,当一个女孩目睹了父母家暴的过程,长大后,她会有一种不配得感。有人对她好,她就会很感动,这样的女孩子特别容易陷入甜言蜜语中,被有心人欺骗、伤害;当一个男孩目睹了父母家暴的过程,长大后,会潜意识寻找柔弱,没有主见的女性,即使他知道打人的行为不对,可能还是会在和恋人吵架时,体内的暴力因子被激发,最终后悔莫及。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29325/f95c74a92eb4a296.jpg)
《欢乐颂》中的都市白领樊胜美月薪15000,比合租的小邱,关关的工资都高,屋子却是最小的一间。原因除了她屋子里满满的衣服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之外,还有她的妈妈是一个“吸血鬼”。
以前看剧的时候,觉得如果樊胜美不要买那么多的衣服,不要那么追求质量,她会活得轻松点。这几年再谈起樊胜美这个角色,我觉得就算樊的购买欲降级,也依然过不好。
剧中樊胜美哥哥的房子,也是樊胜美付的首付。每个月,她的妈妈都要催樊胜美打钱,没剩多少钱不想给的时候,还要被妈妈道德绑架。很多观众评论:“我要是樊胜美,早不管这个家了。”
樊胜美从小生活在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父母把哥哥养成一个巨婴,把最好的都给了哥哥。在重男轻女、还不富裕的家庭里,小樊胜美别说穿好看的衣服,扎漂亮的头发,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因为从小物质上的匮乏,长大了以后便拼命弥补,却填不平家里的坑。自诩漂亮,优秀,相信富二代的花言巧语,却在被占了便宜后立马抛弃。
现实中有很多樊胜美,很优秀,人也善良,却总是不被善待。有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就像是“魔窟”,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但是,原生家庭只能影响你的情绪状态,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每个被槽糕的原生家庭裹挟的孩子要好好想一想,你以后要怎么面对生活。如果想改变自己,就不能一成不变。
不是为了“甩锅”之后选择躺平,不是为了把放弃说的理所应当,要跳出“受害者”剧本,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你想改变,不妨试着从这两点做起:
(1)重新审视和父母的关系
以旁观者的角度,复盘原生家庭的问题
演员毛晓彤,父亲嗜酒,赌博,重男轻女,1岁时被扔进垃圾桶,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和毅力在娱乐圈有了一席之地。
《知否》里的盛老太太和一大家子人并没有血缘关系,却为孩子们筹谋了一生;而盛纮把名声地位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对有血缘关系的女儿明兰不冷不热,不曾参与她的成长。
最后明兰在祖母被人下毒时,豁出一家子的荣辱,只求给祖母讨个公道。
人都是知冷知热的,谁对你好,你便对谁好。不要被道德绑架,不要被PUA,站在道德至高点的人比比皆是,你心里的苦又有谁能体会呢?
(2)学会课题分离
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谁的课题,就由谁来承担后果;父母怎样对你,是他们的课题。我们怎么经营自己,是我们的课题。
有人说“18岁以后就成年了,可以独立了。”
但我觉得,当不再向父母伸手要钱的那一天才是真正的独立。无论原生家庭多么糟糕,就算父母的养育带有目的,抛开书里的条条框框,仅仅是你给予我生命,我们能平安长大就对他们有亏欠。
如果关系恶劣就少联系,甚至不联系,联系要么两败俱伤,要么单方面被打击,没有必要让自己难受;物质上尽自己所能满足,不一直要困在那场大雨里。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坦然接受周围人的赞赏,为自己买一件期望已久的小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