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的底层逻辑

学习的底层逻辑

作者: 说点日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3-27 16:31 被阅读0次

    我最近开始写知乎,发现大部分日语初学者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有效率的学日语?
    我想先把这个问题一般化:如何有效率的学习
    正经的回答这个问题以前,首先需要明白另外两个问题:效率是什么?学习是什么?

    效率是什么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效率就是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能得到最大化的产出。
    或者换句话说,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投入最少的成本。
    那么在学习这件事上,成本无非两件:时间和金钱。
    产出就是多种多样的了,这要取决于你的学习目标在哪里。
    把目标量化,才能把握好学习的“产出”水平。有了可量化的“产出”,才能评价当下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效率,从而做出合适的调整。
    拿语言学习来说,有的人是为了拿到资格证书,有的人是为了跨国交友。
    在此姑且不论这个目的是否能给学习带来足够的动力,就说要有一个目的,你的学习“产出”才有了可量化的标准,才能够评估你的学习是否有效率。避免一些盲目且自以为是的“假装学习”。
    这里把目标量化又可细分为“大目标”和“小目标”,量化方法也多种多样,具体到日语学习的量化方式,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给大家建议。

    学习是什么

    从字面意思来看,中文的“学习”一词源于《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维基百科)
    “学”是自学或有人教你学。“习”是巩固知识技能的行为。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学习是把记忆储存在大脑的神经突触里,要运用时再由亿万个神经突触将信号释放出来,传达给人体的其他部分。(coursera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
    不论是文字表面还是人体构造的内里,都可以看出学习有两部分:输入和输出。
    为什么要先想明白这两个问题呢?
    原因有二: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二是有了定义才可逐步分解。

    man-holding-book-2781195.jpg

    学习既然分为输入和输出,那么再回到“如何有效率的学习?”这个问题上,就可以在输入和输出上分别下功夫。
    先说结论:在学习成本的投入上,输入30%,输出70%才是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前面说到,脑科学的学习假说。储存在大脑的神经突触里的信息,在运用时释放出来,从而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
    那么学习的最关键一环就是储存在神经突触里的信息,也就是:记忆
    记忆的划分方式有很多种,神经科学家Larry R. Squire把记忆分为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和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
    短时记忆,又叫做工作记忆,这部分的记忆在工作时进行提取和存储。
    长期记忆,对我们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它是我们的行为、判断和性格的构成因子。也就是俗话说的:身体的记忆。
    比如说,穿衣服这个动作。
    其实我们并没有细想过穿衣服要怎么穿,只要大脑一出现“穿衣服”这个信号,人体就会自然地把衣服拿出来,然后套上我们的身体。
    但是人不是一出生就会穿衣服的,在哪个位置要伸手,在哪个位置要弯胳膊,这些都是在小时候一点点学会的。
    衣服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衣服都是同一种穿法。有的要从上往下穿,有的要从下往上提,有的是拉锁,有的有纽扣。
    可是无论是哪一种衣服,学会了穿衣服的孩子,都能够找到穿上它的方法。
    这就是长期记忆。

    记忆分长短期的原因,是由于世界上有一个东西,叫做遗忘。
    根据马科维奇和斯科特(Shaul Markovitch , Paul D. Scott)的理论,遗忘是指一个记忆系统中的知识发生缺失或被修改的现象,从而对某种行为的完成造成影响。在很多情况下,遗忘其实是新知识和旧知识竞争存储空间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花了一个小时记住的单词或者句子,隔一天在脑子里就所剩无几的原因。
    也是现在再做一次高考题,也考不出当年的分数的原因。
    被大脑保存起来的知识,经久时长不提取,就会被大脑判定为不重要的信息,自动地清理掉。
    虽然在输入的时候,是过了一道脑子,但是短租不等于长住。为了把输入的知识转换成身体的本能,就需要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而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方式,就是输出。

    a-man-holding-his-old-books-3769708.jpg

    人类的大脑将输入的信息,短暂地保存在海马体中,经过2~4周以后会被大脑处理掉。
    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擦除,一种是转移到颞叶里进行长期保存。
    判断处理方式的标准,就是这些信息在2~4周内的使用次数。
    多次使用过的信息,就打上了“重要”的标签,而那些几乎没有被使用的,就会被大脑清除出去,从而腾出空间给新的信息。
    因此,为了不让之前投入的学习成本白费,我们必须要把输入的信息多次反复提取运用。让大脑将其储存进颞叶,形成难以忘记的长期记忆。
    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Arthur I Gates,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100个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孩子,背诵一本名叫《绅士录》的书。这本书里全是人物传记。
    实验内容是,测试每个孩子在9分钟内,能背出多少这本书里的人物传记。
    孩子们被分成了十几个小组,每个组可以自己协调这9分钟里的记忆时间(输入)和练习背诵时间(输出)。
    最后,得出了最好成绩的,是记忆时间占了40%的小组。稍微年龄大一些的学生,只用了30%的时间记忆,就取得了好成绩。
    实验结论是,对于新手而言,用6成的时间来输出;对熟练者而言,用7成的时间输出,是最优的选择。

    大部分的人,都陷在输入过多,输出过少的怪圈里。
    才导致了,感觉自己在努力地学习,一到用的时候却什么的不记得的窘境。
    那么面对如此庞大浩瀚的知识海洋,具体要做到什么样的输入和输出,才不会浪费一分一秒的努力呢。
    我想放到下一篇来详细说明高效的输出和输入的方式。

    本篇主要论述了,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三分输入、七分输出。
    学会操纵自己的学过的知识,才不会被知识所操控。

    参考文献:

    1.「脳が認める勉強法ー学習の科学が明かす驚きの真実」ベネディクト・キャリー(著)花塚 恵(訳)、ダイヤモンド社、2015年
    2.Coursera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 网址链接:https://www.coursera.org/learn/learning-how-to-learn/home/welcome

    添加微信:lovemccdull,可免费赠送「脳が認める勉強法」电子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的底层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tr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