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很多成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学习焦虑。
我们害怕落后于这个时代,我们害怕被身边的同龄人甩下,因此,我们在各个APP上买的课程越来越多,报名参加的线下课程也越来越多。
我们疲于奔命的学习再学习,当身体被掏空时,才发现自己就像是摘玉米的小猴子,摘了后面的丢了前面的,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一,有效率的学习路径
我们在学英语,想到的学习方法大多是:背单词,看美剧,听广播……但最后大概率会发现学得不怎么样!
因为这些方法都是短期的有效方法,而有效不等于有效率。
有效≠有效率
因此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审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现状,然后制定从现状到目标所需要的步骤和行动。
对学英语这件事情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通过四六级考试,是出国旅游,还是出国留学?
王女士是一个8岁男童的妈妈,她想把孩子送到一所纯英语授课的名校上学,遇到了一个困难:这个学校的家长会也是用英语开的。
于是王女士决定,开始学习英语。当她报了一个英语班,辛辛苦苦的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背来的单词根本没有办法让她应付家长会。
于是她改变策略,请来英语家教,专门教她学校网页上的英文宣传,和家长会可能用到的对话。如此一来,学习效果显著,几个月后她就能够顺利的参加家长会了。
二,有效率的学习方法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从1965年到2017年,他们公司的股票,每一股的账面价值以年均19.1%的复合利率在增长。
这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吗?每一股从刚开始的19美元,现在已经飙升到了211.75美元,成为全球单价最高的股票,我们耳熟能详的百度,阿里,腾讯,每一个单一股票的价值都不如他,他的厉害可想而知。
查理芒格的成功有各方面的原因,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是他的学习栅栏理论。
我们所学习的每一门学问,都要建立一个单独的思维模型,这些思维模型就是建造花园栅栏的木板。
每一块竖立着的木板,就是一个单独的思维模型,这些木板可以是语文,数学,英语,也可以是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文学,而连接栅栏的横木条就是学科之间的交叉。
当你有了足够多的栅栏,就有了在学问间融会贯通的思考方式,就有了足够多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
持续的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努力建立思维栅栏,并且善于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1165/ba40703f98d1d69c.jpg)
三,学习的底层逻辑
无论我们学习任何学问,解决任何问题,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用英语就是what ?why?How?
是什么
是什么,就是我们要对知识或问题下一个定义,这是一个打地基的问题,也是一个后续路径行走方向的问题。
有很多人,在大学学了3,4年的专业。到毕业的时候,仍然无法用精准的语言向别人阐述专业的思维逻辑,就是因为他在学习的时候对专业是什么,只是建立了一个粗浅的感性认知,而没有去建立理性的思维逻辑。
我们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学习等于增加知识量,学霸等于很多知识量。
学习≠增加知识量
知识产生价值,就是当它可以应用于我们的生活,或者与我们个人的经历,感受,思维,情感相互印证的时候。
所以我们学习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考虑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
最好的学习不是大脑理性的学习,而是用我们的身体来感受和记忆。
为什么我们学会游泳或者骑自行,,即使荒废十几年,当我们再次去做的时候,仍然很快能够上手?
因为这些学习,都是用身体来记忆的,所以荒废的时间再长,我们只要稍加练习就能找回身体的记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盲人作者海伦凯勒,她在学习的时候,就是用身体去记忆英语单词。
比如她在学习英语单词water的时候,女教师把她带到水龙头前,把她的小手放在凉凉的水柱下面。于是,她永远记住了清凉的水划过手的感受,water这个单词对于她来说,就不是简简单单的5个字母的组合,而是具有深刻感受的有意义的词汇。
所以回答好“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是在理清我们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为什么”
诟病中国应试教育的人非常多,大家总是说学习没用,上大学没用,学物理化学没用,其实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学生不知道怎么用。
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太过于注重对于“是什么”的回答,而忽略了对于“为什么”的回答,也就是太过注重于答案本身,而忽略了思考的过程,忽略了讨论的过程。
中国的老师最关注学生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中国的学生最关注考试的技巧:“3短一长选最短,参差不齐就选c”。
其实每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有一次我去接儿子放学,发现小区的侧门被一块石头堵住了,关不上。这时儿子很气愤的说:妈妈,太烦了,这些人真不讲规则。
我很理解的说:是啊,儿子,你觉得烦,是因为你认为这些人不遵守小区物业的规则,把门打开着,这样不安全对吗?
儿子被我理解了,很开心,说:是啊。
我又说:你觉得很烦,可是妈妈不觉得烦,可能是有些人出门的时候忘了带钥匙,担心自己进不来,所以才暂时用石头堵住门。为什么你烦我不烦呢?
儿子说,因为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啊。
你看,事情还是一样的事情,可是我们解释问题的角度改变了,这件事情的意义和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会随之而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5851165/33873d5f4609e73f.jpg)
怎么办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一套的大道理,仿佛我们自己都成了很有办法的人。但事实上,一旦到了实际的情境,遇到了现实的问题,我们还会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不知所措。
懂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当我们已经确立了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也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接下来我们就要制定策略,要一步步的向目标靠拢。
向目标靠拢的过程是最难的,这是一个时间积累的漫长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精力管理,否则就会陷于人的追求快乐享受的本性当中,在刷韩剧,刷抖音等等中,不知所觉的迷失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