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读过《金瓶梅》,那时候年少而愚笨,肤浅而无聊,只看重书中屈指可数的几句带颜色的字句,却发掘不到更多、更深刻的内涵。
而今重读《金》,最强烈的感觉竟是生气,第一个令人生气的是潘金莲。小说中的潘金莲比影视里的她刁钻多了,坏多了。
一个人,喜欢出轨也许不算太坏,过度狂热追求原始欲望也许不算太坏,争风吃醋撒泼无赖也许不算太坏,但如果玩双标,且冷漠而狠毒,那实在是坏透顶了。在冷漠和狠毒这方面,潘金莲不比“无毒不丈夫”的西门庆逊色。作为后妈,她对武大郎的女儿几乎当做牲口来使唤,对那孩子毒打、身心折磨至神经出问题,实在太坏太坏。作为妻子,如果不爱,她可以甩手走开,偏偏亲手毒杀丈夫,担心丈夫死得不彻底,还丧心病狂地用被子捂压丈夫的口鼻。其他均可不提,只这两方面,就足可见这个妇人的不堪——太令人发指,空有一副好皮囊。
很惊讶于自己会那么生气?生气的同时又觉得无比苍凉——整部小说,我看不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似乎都很坏,但又都各有不太坏的使人不至于太悲观的一面。越读越觉得后背发凉——兰陵笑笑生太狠了,太冷静了,他把所有的冷静都揽在自己身上,然后付诸笔端,却把爆裂的情绪抛给读者去燃烧——起码几百年后我这个无名读者读来,内心深处是愤愤然的。
如此,我感受到:《金》未必是最高明的小说,但其却独到而老辣。说句主观的话,在我心目中,这部作品的价值远超另外一部言情小说《红楼梦》——虽然《红》的价格远超《金》而虚高。
话锋转回来——此刻我还是很生气,尤其一想到潘金莲,很生气,生气到直摇头——太坏了!太坏了!从某个层面看,她的坏是一个“点”,透过这个点,足见浮世人性的整个“面”了。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