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尾声
与迟子建的文字相遇,还有一个小故事。若干年前,我所在的单位同时还是“国家青少年手球培训基地”,当年的我和当年的学生的组合特点,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的,于是那个编在班里上课的手球运动员就被我没收了课外书,而那本《我的世界下雪了》让我又喜欢上了一位作家。
所以翻开《额尔古纳河右岸 》,并不仅仅因为这是一本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
读这本书,让我又有了一囗气想读完一本书的冲动。读这本书,自己被深深感动了,一合上书,里面的人物名字又记不住了,人物关系有点混乱……但这不影响我想读第2次,于是又开始……一本书引领我看到了生活在另一种环境的一群人,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考了更多问题。
“环境”与生活
“为了防止驯鹿瘟疫传到另外的乌利楞,我们把坑挖得很深很深” “在瘟疫发生的那段时光,我们没有搬迁”
“总要把火塘和搭建希愣柱时戳出的坑用土填平,再把垃圾清理在一起深埋,让这样的地方不会因为我们住过而留下疤痕,散发出垃圾的臭气”
我们从来不砍伐鲜树做烧柴,森林中有很多可烧的东西,比如自然脱落的干枯的树枝,被雷电击中的失去了生命力的树木,还有那些被狂风击倒的树”
……
书中类似这样的文字太多了。对于一个喜欢自然的人,对于一个被书中贬低的“汉人”,肯定是一边欣喜一边遗憾。欣喜的是这些生活在深林中的居民们,和每一块儿土地、每一种植物、每一种动物都是伙伴关系,虽然采摘和狩猎一直在进行,但他们取之有度。正因为对生活环境依赖程度高,他们才对环境更加感恩和珍惜。驯鹿回来的越来越晚,他们就知道周围区域驯鹿的食物少了,于是搬迁,既是为了驯鹿的生活,也是为了这个区域的苔藓再生长。相比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原斑秃现象,鄂温克人的做法实在令人敬佩。
因为学科特点,课堂上经常跟学生聊起的话题也是关于环境的,比如退耕还林等,学生就会问:知道会影响环境,为什么还开荒种田?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如书中讲到“伐木工人”进驻到森林,如果问当时得到了什么,只能回答:为解决温饱。开荒如此,毁林如此,围湖造田也如此……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见识和需求。
当下都意识到了环境这个问题,连学生都知道青山绿水的重要性,对于未来,我们还是有更多美好期待的。
“老人”与仁慈
故事从“我”是一个小姑娘开始,到了“我”是90多岁的老人,周围的人们也是经历这样的年龄跨度,经历着成长的愉悦和蜕变,也经历了死亡(正常的、不正常的)和新生。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伊芙琳”——刻薄、纠结,作为旁观者,我看到的是她自己一生的痛苦——自己痛苦,周围的人也不快乐。作为丈夫的坤得,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被咒骂成了一个蔫儿的老人;作为儿子的金德,连婚姻都是伊芙琳的一手操办,所以新婚之日的金德以死抗争,摆脱了那个自己不喜欢的歪嘴的新娘……同是一个乌利楞的人,伊芙琳也是挑别人最痛的软肋——像达西的断腿,像玛利亚没有孩子,像娜杰什卡早晚得离开伊万……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被她讥讽和打击,以至于在拉吉达宣布分开吃饭时,不和伊芙琳聚在一起吃饭成了大家喜欢的事情。
但是老年的伊芙琳,也有了变化。岁月这个老师,用事实教育了这位固执了一辈子的女人,自己内心不幸福,周围的人也得不到她的爱,最后短暂的平和也算是临终前的安宁吧,可惜时间太短。假如真有轮回,她会不会珍惜当下,享受美好生活?我,我们,能不能在伊芙琳身上看到自己 的影子,在挑剔、抱怨中浪费了大好时光。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多,感恩的时光越多。这里的年龄没有固定的模式,身边也有岁数不大,但是心境特高的人,情绪平和,待人有礼——自己过得舒心,周围人也过得安心。
所谓的仁慈不是帮助他人做了什么,其实,不打扰别人的生活也是一种仁慈。
生活在大兴安岭的这一群鄂温克人,除了展示给我们一种陌生的生活方式,还有更多的对环境和他人的敬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