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万小时定律?只是个噱头罢了,心理学家数年研究指出卓越之路

一万小时定律?只是个噱头罢了,心理学家数年研究指出卓越之路

作者: 风知秋 | 来源:发表于2020-06-09 16:17 被阅读0次

畅销书《异类》中写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平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一阵浪潮。其传播之广泛,在互联网之深入人心,令人惊诧!

再配合上各种“金句”,成功学风靡一时。但是,这句话是经得起推敲的吗?

拆书帮创始人赵周称:把现在的日常事务努力重复1000天,并不能让你成为专家,只会让你在现状中陷得更深。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也反驳道:从来不存在一万小时定律,它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那为什么1万小时定律不成立?成为大师,超越平凡又要付出哪些努力呢?「易戟」今天就此问题来说道说道,到底要怎么做。耐心点,正因为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一、1万小时定律的来龙去脉

为什么1万小时定律传播如此广泛?因为它满足了人类发现某种简单的因果关系的渴望:只要你在任何一件事情上花1万小时来练习,就会成为大师。

事情原本是这样的:1973年,即将在1978年拿到诺贝尔奖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与合作者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西蒙通过一系列测试实验提出了推测,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在此基础上,艾利克森和西蒙合作,发表了一篇对于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对于十分杰出、优秀和普通的小提琴演奏者来说,到20岁的时候,卓越的演奏者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000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练习的时间只有4000小时。

畅销书《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就是引用的这部分,由此演绎出了1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二、为什么1万小时定律不成立

在数据统计上,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例如,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3500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也并不需要1万小时,而是数百小时。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如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指出,优秀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

再者说,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方法。不论是书中举到的例子,还是我们身边,不乏看似努力、但却没有成就的例子。

我们都奢求简单的线性思考和行事方式,如果你怎么样,就会怎么样,但事实往往不会尽如人意!

三、为追求卓越应该怎么做?

有一点我们要明确,1万小时定律之所以能得到广泛传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即:在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需要付出许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但绝不应限制于1万小时,这句话乍听起来像是激励人的,但是当我们真正把重点放在了这件事情上时,1万小时存在更多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特性

正如在一则《呆伯特》连环画中呆伯特评价的那样,“如果有人愿意花1万小时去做同一件事情,我认为他一定有病,心理不正常。”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需要人类付出努力的行业或领域,只要以正确的方式训练,人们提高自身绩效和表现的能力将是巨大无比的。如果你能正确练习做某件事情几百个小时,几乎可以肯定,你能看到巨大的进步。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的是「有目的的刻意练习」。

和单纯地重复做一件事不同,刻意练习要求我们有定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练琴时,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可以是“改变打羽毛球勾球时的毛病”,因为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

此外,刻意练习是专注的。很多看似努力、却没有进步的人大多出在这个问题上,要想取得进步,必须把注意力放在你的任务上。

刻意练习是包含反馈的。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

刻意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无论你已经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优秀也好,平庸也罢,如果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比如,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钢琴课,等到30年过去了,他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着那些同样的歌曲,看起来,在那段时间里,他已经积累了数十万个小时的“练习”,但他绝不会比30年前弹得更好。事实上,可能还比年轻时弹得更差。

小结

真正对我们起帮助的,永远不是那些“假大空”的话,而是落实在方法上一步步实施的步骤。

就此而言,“1万小时”就是一张空头支票,和努力就能成功是一样的,除了在真正去努力的时候令人望而生畏外,起不到什么作用。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谨记刻意练习是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的是专注的包含反馈需要走出舒适区

但这些够吗?不够!充其量是指明方向后画好了几条路线,但真正走入其中后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陷阱。后续我会再深入举例阐述。

我喜欢方法论的东西,当用方法论解决方法论,并真正应用于实践后,我相信会迸发核聚变一样的能量。关注「易戟」,我们一同努力!

相关文章

  • 一万小时定律?只是个噱头罢了,心理学家数年研究指出卓越之路

    畅销书《异类》中写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平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

  • 大师是练出来的

    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

  • 心情随笔

    成为专家的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

  • 你所在的领域是否值得你深耕

    一、10000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

  • 一万小时定律

    何为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

  •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吗

    之前特别流行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

  • 跑得快并不代表就走的远

    1、一万小时定律有前提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

  • 一万个小时倒计时梦想计划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

  • 喜欢了这么久怎么还是什么都做不好?

    很有意思的一个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指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

  • 【0301+沧海一笑】10000小时定律靠谱么?

    你听过10000小时定律么?它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资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万小时定律?只是个噱头罢了,心理学家数年研究指出卓越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xp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