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昨天居然半夜醒来睡不着。快天亮了,又浅睡了小会儿。七点听老师解读《理想国》,一直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没有睡着,也没有听明白老师的讲解。九点之后,头脑还是昏昏沉沉,干脆起床走一走。
再次反思最近的生活节奏,因为搬家的缘故,确实过得蛮紧张。“你这个年龄,千万不要像以前那样硬扛。生活一定要张弛有度。”好友见着我就碎碎念。“昨晚睡不着,估计是更年期综合症。”跟朋友闲聊,朋友马上给我怼回去。“哪里来那么多借口?安排好自己的日子,找到松弛感,啥问题都解决了。”
我当然知道,生活的松弛感是一种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指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轻松、自在和无压力的感觉。
我当然知道,生活的松弛感意味着内心平和,没有过多的焦虑和紧张。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时,能够保持一种从容和淡定的态度。
我当然也知道,生活的松弛感涉及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作息时间、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以及良好的社交关系。
我还知道,有效的时间管理是实现生活松弛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拖延,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我甚至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培养和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如阅读、旅行、音乐、运动等,可以丰富生活内容,增加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舒适、整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有助于提升松弛感。学会自我调适和情绪管理,如通过冥想、深呼吸、正念等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提升内心的平静和松弛感。
这些方式方法我不仅知道,还跟上了不少行动。那些行动应对日常生活都没有问题。可是,只要遇到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我就会紧张,就会敏感,就会睡不好觉。以前挺讨厌自己这些高敏感状态。这一次,我却坦然接受了自己的紧张和敏感。接受自己的不松弛是松弛的开端。
明天晚上的小组共读《问题化学习》,周三发通知请大家回复,直到今天早上,只有两个人回应!继续在群里发通知,单独联系没有回应的老师。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晚上八点,最后一位伙伴回复。上一次共读,大家都读得很兴奋,碰撞出了很多智慧的火花。期待明天晚上能再一次看到智慧碰撞。
晚上陪母亲转了商场,买了日用品,吃了一顿香香的麻辣烫。回家后把《我的阿勒泰》最后一章读完。李娟的文字不是优美见长,而是朴实动人。她描述的那些山,那些树,那些云,总是那样独特迷人。而那些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很远,又似乎就在身边。里面的金句确实能够抚慰人心,让人倍感松弛。
原来打算看完尽快把书还给欧。可是现在看了一遍还不过瘾,竟然想要二刷,想要再次耍到那种很松弛的看书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