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在区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在学府街小学参加了《元日》的同课异构听课活动。这不是我第一次听这种课型,却是最有感触的一次。
第一节课来自学府街小学的马英东老师。这是一位看起来特别沉稳的青年男教师,基本功扎实,写得一手好字。他的课堂设计层次分明,目标清晰,拓展丰富。课堂氛围特别轻松,学生在说中学,在唱中学,丝毫没有压力感。最喜欢的就是他对课后问题的处理方式,自然又简单就把问题解决了。
第二节来自于新东街学校的张迎莉老师。她课堂的最大亮点是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既有学习古诗的方法,又有学习顺序的梳理,为学生自学后边两首古诗打下基础。课堂上能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来自东城区实验学校的朱少华老师,感情丰富,声音甜美,善于创设情景,能轻松地将学生带入到古诗的情境中去。这是很难得的优势,因为大部分新教师可能都不容易做到这点。这节课特别注重课堂的拓展和古诗的积累。但与第二节课一样,对诗句的解读方式比较单一,容易局限学生的思维。
古诗教学在所有课型当中应该算是一个难点了,我自己也常常为一节课的设计而感到苦恼。环节的设置,拓展的程度,积累的方向都会使我犹豫不决。参与此次讲课活动的老师都是参加工作未满两年的年轻教师,有的甚至不足一年。他们能在短短的时间内依据课标,准确把握重难点感觉特别难得,值得我去学习。
评课环节,老师们的发言也让人受益匪浅。大家就这三节课分别给出了自己的不同感受,不同见解。最后,赵蕾老师从古诗的读与理解,板书的设计,内容的拓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指导。这次听课给了我很大启发,也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使我反思到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听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