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了,昨晚在老家吃了除夕晚饭后我们一家就上县城。就我们一家人,老婆开车,70多公里的路,我和小孩坐车,车里还有一些平时要用的生活用品。
除夕回到农村的老家,给我的就是农村有两个多,一是小车多,二是光棍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车了,我昨天回农村的老家还是开一辆五十铃的小货车回去,天下着雨,还很冷,开小货车感觉肯定没开小轿车的感觉好,小货车有点颠簸,可能是驾驶室高,重心高的原因吧。不过开小货车的视线很开阔,开的感觉不错。
回到老家天还下着雨,而且越下越大,还很冷。看到很多外出打工的堂兄弟,有人变老了,有人变瘦了,都是自己小时候的玩伴,大家都很勤奋。
看到我的堂哥,竟然变瘦了,堂哥比我大两岁,当年小学的时候我们一起上学校,一起去玩。堂哥比我勤奋多了,从小就比我勤奋,小时候堂哥还是做家务的好手,而且还学习成绩还不错。我们老家的男的大部分都是比较老实的,而且不善言词,读书又不行,十几个堂兄弟姐妹中能读书的就大概有四五个人。
我发觉有些人是真的读不了书,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比割头还难,我有一个堂弟就是这样。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不懂读书,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堪比刑罚。
国家都安排好了,只有50%的初中生可以升高中,因为有很多学生真的读不下去。社会各个行业的工作也需要有人去做,人人都上大学了,以后谁还做建筑工人啊,谁还送外卖啊。国家的每个决策都有国家的道理,都是经过一轮轮的行业专家讨论过后领导层才做决策过的。特别我上到县城单位以后感触更深了,觉得很多政策都是经过行业顶尖专家讨论过的。比如我们这个县城的一些政策,也会经过一次次召集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开专题会讨论过后领导才根据各部门意见采纳那种决策的,而且县城要公布指导性的政策即使在开会讨论决定后,也会经过一次次校对、求证后才公布。这是多大的工程和多少人倾注了多少心血。
县城的指导性政策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国家要出台的政策,国家的要出台的政策肯定是影响亿万人以上,肯定会经过各行各业顶尖的专家论证再论证,谨慎再谨慎。
现在都是群策群力的社会。
农村在过年的时候年轻人才多了起来。
现在的女子其实都不想嫁到农村,如果有年轻男子家在农村,家境一般,在市里又没房子,基本没年轻女子会嫁过去。你想想现有还有那个父母愿意让自己女儿嫁到农村去生活,而且令人感觉到没有盼头的生活。
我问堂哥:你瘦了很多了。
堂哥说:工作辛苦。
确实辛苦,堂哥在省会工作,也在省会买房子了,生了一个儿子,家里父母也无法帮忙。我问堂哥:你要准备二孩了。
堂哥说:以前是不想要了,因为经济压力,现在想要,但目前还没有怀上,还在备孕中。
伯父在旁边听说,没有出声,因为伯父也知道自己帮不了自己儿子什么忙,没什么话语权。一个没有经济实力的人说话,说得再有道理都是没有力量的。
堂哥是经济压力确实大,父母帮不了什么忙,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赚什么钱。
新年新喜庆。
每天旺自己一点。为自己而活,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应该说自己一家人才自己生活的主角,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和家人而努力。
任何让你觉得吃亏、不划算的事儿都不要再做了。不要为了面子、好名声、别人的夸奖做让自己心里不舒服的事,总为别人考虑,就是不旺自己。照顾自己的心情,自己过得舒坦,好运才会相伴。
其实道理谁都懂,但实际要做起来真的很难。其实只是大部分道理都是常识,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都是鸡汤。就像我之前自己想的,每天花一个小时写文章,那怕写的文章再短也不断更,但自己总会有因各式各样的借口而断更。
自己昨天就断更了。昨天是年三十晚,除夕夜。春节在中国是有特殊的意义的,也是需要一点胆量与勇气的。我们先看看,林语堂当年说:过年都是比面子,谁家老婆漂亮,谁家孩子出息,谁弄得钱多!
行动是消除迷茫和不确定性的最有效手段。如果不知道做什么才是对的,那么就做那些确定不会错的。年轻的时候不要太执迷于职业规划,人生不确定性太多了,能规划一两年已经不容易了,就别想十年二十年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顺势而为,不断尝试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有机会的方向,比如是去互联网,还是搞金融,还是做新媒体.......大方向确定后,人就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一生都在打怪升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