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出师表》品读初论

《出师表》品读初论

作者: 伯涵子弟 | 来源:发表于2022-10-27 18:27 被阅读0次

想不起初起的缘由,最近和女儿重温《出师表》。在这过程中,又观看了唐国强、张震、王洛勇等人的朗诵版。从B站的弹幕上,清晰可辨,人们被其精诚所感。其文成于建兴五年(距今1795年),为何这篇六百来字的文章,仍然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细细读来,应当涵盖了以下理由。

在短短的23句话,630个字中。它从忆往昔,阐述了要出师的理由,汉朝兴亡史的亲疏之道,朝廷军事管理之要。同时,文章反应了作者绝好的察人之道,对周遭的一切若非用心审度,在地处偏远的川蜀地发现人才,实非易事。

相较于之前诵读的《大学》等经书,这类政论文让人记诵起来较为方便。以自己这会的记忆力,大约诵读个几天,亦能成诵。在这一过程中,能深刻体会其句与句之间,其承前启后的连贯性。作为我们后辈的日常习作,这种不跳跃的手法,也着实有借鉴之处。全文的文字不以华丽取胜,而是气势磅礴为核心。比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类文字的勾勒,让人一瞬间即可以回到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由于出师表的文字写就,目的是凝聚上下一心,以蜀地的财力,支撑北伐定诸多不易,所以需要这样的文字来论述其必要性。而文字的写作对象主要为后主,诸葛亮的用词遣句智慧就在字里行间了。纵观全文,除了表自己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外,亦无一处不对后主表尊重。从文中“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的论述等,我们后来者可从中窥见,刘禅在治国上,定无长处。作为蜀中之卧龙,智慧如诸葛孔明,不仅没有异心,更是在旁敲侧击的“规劝”上,下足了功夫,所谓循循善诱莫过于此。即便刘禅这样的主,想必读起来也一定没有感到被冒犯,读到的只是一片赤诚之心。纵观人性中的那些弱点,许多有侍才而傲慢,得罪人而不自知。恃才傲物、口出狂言者数不胜数,如西汉杨恽、东汉杨修、东晋谢灵运、唐代杜审言等,莫不如此。失言个人遭祸端还事小,因此而导致君臣不和,难以一心,更是毁国家基业于旦夕之间。

诸葛丞相之所以让人铭记至今,盖殊其忠义之心,即便后主非明主,亦不改初心,恪守尽责,勤佐不怠。其文深述汉之正统,家国担当可见一斑。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一度曾想,若有如此明相,自己亦甘心为其效犬马之劳,乃至生命本身亦不可惜。

借号翁诗句,作为本文结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相关文章

  • 《出师表》品读初论

    想不起初起的缘由,最近和女儿重温《出师表》。在这过程中,又观看了唐国强、张震、王洛勇等人的朗诵版。从B站的弹幕上,...

  • 【389】孙权:《辨亡论》里的5个成语,你要不要了解一下?

    在《诸葛亮传》能看到《出师表》、《后出师表》,在《杨戏传》里有《陈情表》,所以对于在《孙皓传》里能看到《辨亡论》一...

  • 日课第三天

    今天是日课第三天。 背完了《朋党论》《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发现古文背诵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容易,背完一篇得花两...

  • 墨池寻欢,书海探险(36):临创结合,写写诸葛《出师表》2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自古有论,“读《出师表...

  • 许你初品读

    2018年12月03日 星期一 天气 阴雨 坐标:上海 《许你浮生若梦》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定档播出,我看完了。为...

  • 50-4吴军阅读与写作50讲

    04 书面表达:写跟说有什么不同? 书面表达(精读《出师表》、《报燕惠王书》、留侯论) 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的区别:...

  • 品读《临安春雨初霁 》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

  • 那些走入你心扉的情诗

    当你品读诗词时,最直观感受是情感的带入,情绪的解读。词藻的华美,品读起来朗朗上口。 若论情诗李商隐的诗肯定给我印象...

  • 一篇《出师表》,何以动天下

    一篇《出师表》,何以动天下? ——《出师表》融情于事的难点突破 夏海芹 自从《出师表》一文横空出世,无...

  • 《论语》小识

    以前从没有细细品读过《论语》,这次读来虽也算不上品读,但也算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认真读过一次了,感觉受益匪浅。 《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出师表》品读初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df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