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小识

作者: 物风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0:18 被阅读2次

以前从没有细细品读过《论语》,这次读来虽也算不上品读,但也算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认真读过一次了,感觉受益匪浅。

《论语》虽然不是孔子本人所撰写,但却是孔子讲学论道、私授弟子的直接产物。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中,孔子的言行及思想一直以来都为后人所尊崇,直至今日,并在传承过程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论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言简意深”。它每一句话都很简洁,但其中蕴含的意蕴和道理却非常深远。虽然它产生于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但我们如今读来,都还是能发现很多适用的道理。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内容丰富。其中所蕴涵的道理,既有关于学习、工作的,也有关于待人、处事的。既有关于修身之法的,也有关于治国之策的,内容丰富广博。

其中学而篇第一则中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意思是:学习了,然后时常温习它,不也感到很快乐吗?为政篇中又有一则说“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两则都强调了学习中温习的重要性及意义。大学中,课时少,学习任务重,老师每天都会讲很多知识。我们没办法过目不忘,只能通过温习来加深记忆,加以巩固。因此,这句话可以说是我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应该听从的良言了。并以此为行为标准,严格督促和要求自己。

学而篇的第六则说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夫子教导弟子们时跟他们说:“你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尽管这则既劝诫我们要谨守孝道,又告诉了我们做人要诚信的为人准则,同时还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为政篇中孔夫子提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指的是“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这一则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示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虽然我们如今倡导依法治国,但是现在的法并非严刑峻法,而是以德为基础总结而来的法律规范。而且德治在我们当今治国政策中仍占有重要的作用。

除去上面提到的,《论语》中值得体味的哲言还有很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语》关注的更多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孔子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弟子们、后人们怎样去生活才能符合礼,才会更幸福。在这个充满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用心去感悟。

相关文章

  • 《论语》小识

    以前从没有细细品读过《论语》,这次读来虽也算不上品读,但也算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认真读过一次了,感觉受益匪浅。 《论...

  • 重识《论语》

    不惑之年,重拾《论语》细细研读,品味感悟万世之师言语教诲,仰之弥高。 悟之一:孔子目标明确,为实现教育救国之梦,毕...

  • 读《论语》识孔子

    为什么读《论语》?我问自己。 缘于无知。无知让人发慌,发囧。一想起十几年前突然拿到《论语十则》让我讲时的尴尬就羞惭...

  • 读论语,识人!

    【亲子抄论语】第4天:“为政篇第二”第6-10句 昨天头突然疼,而孩子开学拿回20来本书,孩子爸忙着包书皮,孩子预...

  • 20200313【论语早餐】

    20200313【论语早餐】〈文前废话〉[作者]:论语小二小中中 [简介]:我们不创造论语,只是论语小酒馆的端菜小...

  • 旧书当新读,获《论语新识》

    旧书当新读,获《论语新识》 提及《论语》,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必然是不会陌生的,甚至不用说中国人,《论语》的智慧早已...

  • 知人三步法

    今日《论语》课主要讲的是识人篇。 知人之难,就连孔子、老子这样的圣贤都觉得识人难。 老子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

  • 20200312论语晚安,睡前国学

    20200312论语晚安,睡前国学 文前废话: 作者:论语小二小中中 简介:我们不创造论语,只是论语小酒馆的端菜小...

  • 《论语灵魂伴侣》之20200317【论语早餐小幸福】

    《论语灵魂伴侣》之20200317【论语早餐小幸福】 〈文前废话〉(长图上下滑动) [作者]:论语小二小中中——《...

  • 诵典思新——《论语•为政》篇

    今天细读了《论语•为政》篇,读完对识人、断事的方法论有了新的认识。 01 识人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小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r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