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自己的文章《母亲的樟木箱》变成铅字呈现出来时,心中的愉悦不言而喻。
首先,我得感谢我的一位老师——林建明先生,也就是愚人老师!
与林老师的相识缘于他的简书名。
林老师的简书名为愚人,这个名字吸引了一向对名字特别敏感的我。给我的感觉是:敢给自己取愚人作为简书名,就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啊!
不怕你笑话,我甚至因此突发奇想,依葫芦画瓢地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做“俗人”。
曾经,我是何等的自命不凡,总以为自己与众不同,活在自己的世界,向往并追求着诗和远方。
日出日落,岁月流逝。青丝变白发,眼角现皱纹,兜兜转转,最终我才发现,自己仍旧在原地踏步,想要逃离原来既定的生活却脱不开身。诗意从来没有远离平凡的生活,而远方可望而不可即,成了心中永远的远方!
是林老师的简书名愚人,让我看清了这一切,让我不愿再自欺欺人地活在自己的理想国。吉人自有天相,原来俗人的生活也并非俗不可耐。既然我奋斗了大半辈子也未能免俗,那从此以后,我就索性做个俗人吧!
读愚人老师的散文是种享受,他写得真好!不仅体现在他的文笔老道、功底深厚,还体现在景物、细节的描写方面。
愚人老师最擅长绘景,通过景物、细节方面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他使用的虽然是质朴的语言却生动感人。
我的另一位老师散文作家蒋老师曾经这样评论过愚人老师的文章:笔触着力点很到位。
我如饥似渴地读着愚人老师的文章,他的每一篇文章都仿佛是经过了精雕细刻,又仿佛是雁过无痕却留声,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读罢不仅能引发我的共鸣,而且更能引发我更多的思考。
在【文字之光精英群】里的相遇,更拉近了我与愚人老师的距离。
我从愚人老师与文友的互动中了解到:愚人老师不仅平易近人,还是个热心人。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加了愚人老师的微信。
在写作中,我时常向愚人老师请教。愚人老师只要有空,总是耐心地指出我写作中的不足之处,这让我受益匪浅。
愚人老师知道我家住在上海浦东,就向我推荐了上海浦东的《惠南文学》。我虽然嫁到浦东有二十几年了,却从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杂志社。感谢愚人老师的牵线,让我有种找到“家”、找到“组织”的感觉!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投了稿,然后忐忑地等待着……
终于,未曾谋面的副主编、主编都肯定了我的作品。我终于在《惠南文学》第4期中看到了自己的文章!
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收获,但是它却带给了我无比的快乐,带给了我希望,让我继续追逐我的梦。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书的署名是俗人,那多半就是我!
在此,衷心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我一定会再接再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