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无论是看书,还是自主学习上,都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不过回头看,不管是在这样的事情中花费的时间,还是花了的一些钱,它们到底有没有让自己有实质性的变好呢?
功利性的去做一件事,往往是大多数人都会排斥的。当然,这里一定是有例外的存在,比如上班,就绝少有人是因为喜欢,而每天按时去到那个叫做公司的地方的做事,无非还是后面有回报。
说到读书,为什么而在继续读呢?从目的论的角度去看,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作为指引,那就很难得到好的结果的。这时当然有人会说了,不是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吗?怎么就一定要有目标作为牵引了呢。
这就从我自己说起好了。在别人的兴趣是打牌,或是买彩票,又或是什么按摩洗脚一类的时候,我从来很不屑与他们为伍的。因为我的兴趣爱好是积极且正能量的(我是不喜欢正能量这个词的)——读书。所以那些消遣的,或者玩物丧志的事,一直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的。
只不过回头再看,不管是所谓顺应人性的那些爱好,还是自觉得会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看书。说到底,那些麻将爱好者并未成为赌神,喜欢研究彩票的人也没有发财,而另外洗脚按摩的,未能体味出人生的真感情来。
所以只是因为兴趣爱好,几乎注定是不能成事的。除非少数的天才。而唯一可靠的,还要是目标,及长期的始终如一的坚持。
读书不是为了自娱自乐,而是书里的人物、故事,又或逻辑道理,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