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作者: 跫音鸣蝉 | 来源:发表于2022-12-30 10:13 被阅读0次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君子是高尚的人。虽然有人说: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的人,虽然可能在现实中通行无阻,但是不能改变其卑鄙的本质。高尚的人,虽然不得志,只可能在墓志铭上被称为高尚,也丝毫不掩盖其高尚的道德情操留芳百世、烛照后人。

        但是我们总是要把自己当成高尚的人。即使是一些坏人、小人,也是要把自己装扮成高尚的人。总还是很少见到有人到处宣扬自己是一个卑鄙的小人。

          君子是仁义的人。贾谊在《过秦论》中留下千古名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何谓仁义?仁爱和正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早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而战国时的孟子(孟轲)更是推重此概念;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孟子有言:“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仁义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修为,只是很多人,后来弄丢了,还不知悔悟。可是,唯有仁义,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

        以仁义之心对待父母。  “ 百善孝为先”,能够孝顺父母的人,肯定是好人。也许他做了很多坏事,但是他的心不坏,还有良知,可以挽救。

          以仁义之心对待他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真正拥有智慧的,是广大民众啊。不管高高在上的君子和臣子有多么聪明,要是放肆碾压民众,终将变成阶下囚,遗臭万年。

        任何时候,不能居高临下。你善待比你地位低的人,当你落魄的时候,大家才会帮助你,而不是嘲笑你;当你退休之后,别人不会排挤你,而是尊重你。   

          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与人为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至高无上的智慧。

          孔子认为,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就可以成为有完美人格的人。“见利见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

          孟子认为“仁”源于“恻隐之心”,“义”源于“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就是“仁义礼智”之端。圣人有,普通人也有,区别在于能不能保持、发扬、充实这种人性固有的美德。朱熹《孟子集注》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而不省察于斯焉。”

          《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这是孟子对仁义的理解。他认为“仁”是人的思想道德,而“义”是将其付诸实践的行动。行为处事要怀着仁爱之心,做符合道义的事,这是作为一个有德之人的要求,具备了“居仁由义”的思想才能成为有高尚品德的人。

          《春秋繁露·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强调“仁在爱人,义在正我”,推行仁爱的方法,在于爱他人,而不是爱自己,推行正义的方法,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而不在于别人。要用仁爱的德行来对待别人,用道义的规范来约束自己,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容地对待他人,才能不断地磨砺自己的个人品质,从而保持身心的平衡,与他人、社会相和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gc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