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放水的尽头:还有什么能拯救停滞的经济 》
如果你对于主流经济学产生了诸多疑问,甚至质疑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理论在现实中为何总是碰壁,那你就该进入这本书的领域,看看这个世界在怎样实践着一个让人绝望的“真理”。
整本书的一个逻辑,就是:量化宽松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只能带领这个世界结构走向颠覆。
当这个世界以快速增长的状态,连续运转多年,当下的人们就会很难想象它有一天会停滞甚至衰退。我们还都相信着这辈子的某一天会看到工业4.0取代劳动力;人工智能独当一面;医疗水平可以超越疾病和生死……但是这些进程的推进,真的会如我们所期待的一样,奔跑着与我们装个满怀,又裹挟着我们翻滚着飞向未来吗?
我们所坚信的这些,其实是依附在经济增长率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的物质基础上才能实现的。然而这种“物质基础”真的是一种基础吗?它难道不是人类基于短短几十年的经验而总结出的幻象吗?在这些经验里,人们本能地忽略那些逆流,强化那些优势。就是为了营造一种可以一直持续增长的经济正循环。但是没人告诉我们,推动这种正循环的力量能否持续。
在几次危机的逆流,渐渐演变成难以逾越的湍流时。这个世界的规则制定者们,就开始运用他们手中的权利给这个即将熄火的“永动机”投入兴奋剂了。“量化宽松”这个词可是还不到20年的历史哦。然而仅仅20年不到的时间里,它就能从有效渐渐转变为无效,从一个“治病”的药变成了一个苟延残喘的毒品。这里面都发生了什么呢?书中第4章就在说这个事。
第4章部分的摘要导图我觉得这本书的核心逻辑都在这里了。
作者还有一个观点的提出,让我觉得非常本质。这就是作者对“信任”的论述。具体在第6章论述。
其中包括人与人之间;央行、政府、市场之间;国与国之间……主要还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任崩溃。因为量化宽松侵蚀了货币的内在价值(购买力),所以让一切本来需要被定价的关系都要打上一个折扣,这个折扣还是隐性的,变动的。个人认为这种不确定性,才是整个信任危机的根本。
但是问题的根源或许出在现行的世界的货币制度上……当然这本书没有涉及这个方面。但是从“信任危机”可以推论出诸多结论,鉴于其出版的时间(2016年),这些结论可以说是对当下的一种预言:逆全球化、政府和货币的失信、金融系统的危机频繁发生、极端主义民粹主义的流行……
关于整本书。这本书非常适合在主流经济学和金融危机之间作为过渡的读物。逻辑并不复杂,阐述方式也很友好。没有太晦涩难懂的东西。当然了,这对于就“想看点有深度的人”来说,其举例的阿根廷和日本都不甚全面,虽然作者极力希望读者和经济学家能够多读历史汲取经验,但是他并没有在这本书中详细阐述和对比历史事件。另外,对于整本书所提出的问题,作者试着给出解决方案,个人认为实操性极低,作为出版物,是不是只能写些泛泛而谈的东西呢?貌似很无奈啊。
总的来说,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答案书,它更多的是在基于它的逻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它更适合那些喜欢提问并思考的人。如果想要个答案,可能会失望呢。(其实主要怪这书名取得不好,一看就像是要给你一堆洗脑答案似的标题。。)
网友评论